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3|回复: 19

人心不古,儒道难行(轱辘体)七绝(新韵)

[复制链接]

89

主题

1532

回帖

5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277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3-9-2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静岸漫步 于 2013-9-21 17:38 编辑

人心不古,儒道难行(轱辘体)七绝(新韵)
三纲治世(注1)已失灵,父被煎烹子要羹(注2);
天下汉家非义取,国君不孝下难忠。
·
烹狗(注3)小人袭上位,三纲治世已失灵;
君失信义臣奸诈,鱼肉黎民国不宁。
·
庆功楼上(注4)火焰腾,僧戴皇冠面目凶;
骨肉夺权屠百姓,三纲治世已失灵。
`
注1:三钢:乾凿度》卷上说: 《易》者,所以经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是故八卦以建,五气以立,五常以之行,象法乾坤,顺阴阳,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只要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正了, 于是人民乃治,君亲以尊,臣子以顺,群生和洽,各安其性。也就是说,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的三纲是古代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注2:烹刘父: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
注3:烹狗:十一年春,萧何,吕后共谋韩信于长乐宫,斩之长乐钟室,夷三族。
注4:火烧庆功楼:这个事情应该是小说或者戏剧中的情节,正史没有记载,具体的情况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担心开国文臣武将功高震主不好控制,决计铲除,于是在中秋节或者新年夜大摆庆功宴,邀请满朝文武赴宴,举行宴会的大楼使用竹筒松脂修盖的,竹筒里面还装满了火药,朱元璋计划把大臣们诱骗至二层,然后在一楼放火烧死炸死这些功臣。丞相军师刘伯温能知阴阳,算定朱元璋会有诛杀功臣的一天,提前辞官告老还乡,也是避祸的意思,由于开国定国公徐达为人厚道而且和刘伯温私交深厚,刘伯温不忍心徐达白白去死,同时也为了为大明朝保下护卫江山的将军,暗示徐达在庆功的那一天紧跟朱元璋身后寸步不要离开,假如朱元璋质问,就回答:万岁,难道一个老臣也不留了么……徐达内心明白,依计而行。到了庆功那天果然看见一个如同刘伯温料定的,徐达也按照嘱托在朱元璋敬酒过后要离开的时候紧跟出门,低声说万岁,难道一个老臣也不留么?朱元璋不得已赶紧拉出徐达,楼下埋伏的士兵随机点烟火药,文臣武将尽被炸死烧死,仅徐达逃脱,刘伯温隐居。后来北方鞑子见明朝功臣杀尽,兴兵犯境想夺回元朝江山,大敌当前国无良将,多亏徐达以年迈之身领兵奋战,平定边关,为此朱元璋特封徐达世代世袭定国公,爵位保国王,御赐打王铜锤有上打昏君下打谗臣之权,京戏《二进宫》中的徐彦召就是传说中的徐达孙子辈后人。不过这个故事于史无据,应该是人们对于朱元璋开国多次大规模诛杀武将——比如蓝玉案等的小说化戏剧化的描写。此外,此情节不仅符合事实,刘伯温避祸未成,最终被赐毒致死,徐达也是御赐美事而死,真正活下来的是汤和,不过他已经中风瘫痪,威胁不了皇权。另外,徐达一脉仅传两代。因为他儿子和女儿分别属于朱棣的皇妃和朱元璋两派势力,靖难之役中死于战乱,因此所谓世代保国定国王也仅仅是戏剧的臆想罢了
发表于 2013-9-2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可不敢妄议!!!

点评

谢临赏。什么妄议啊,不是评价三钢五常。这里只是说君提不起‘纲’来。上位非其人。纵观秦以后帝王,只李世民还够格。君不君,臣不臣。三钢五常未按儒家本意运行,成了帝王忽悠黎民,稳固帝座的工具。 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1 19:42
发表于 2013-9-2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同川 于 2013-9-21 16:40 编辑

国君不孝下难忠。国君不孝,欠妥,不正,无道之类更好些。常言说,昏君无道。

点评

谢首版临赏。孝是针对刘邦索羹说的。三钢五常是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孔子也知其难行。首先国君就提不起这个纲来,利益障碍着他;他要夺江山稳江山,不择手段,顾不了这个纲了。在民间儒家的学说倒起了规范道德稳定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2 11:42

77

主题

2281

回帖

6738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6738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3-9-2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问好静版!

点评

谢临赏。周以前朝代更替还是‘义取’,以后就不然了。是靠强力靠阴谋,正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朝堂上的人再不是仁政爱民,而是处心积虑的稳固宝座,极尽享乐。孔子梦想恢复周礼,挽回即倾的大厦,推行儒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2 18:14
沉香居  悟到无心便是禅

89

主题

1532

回帖

5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277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9-2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依山观水 发表于 2013-9-21 16:26
呵呵,我可不敢妄议!!!

谢临赏。什么妄议啊,不是评价三钢五常。这里只是说君提不起‘纲’来。上位非其人。纵观秦以后帝王,只李世民还够格。君不君,臣不臣。三钢五常未按儒家本意运行,成了帝王忽悠黎民,稳固帝座的工具。
问好

56

主题

1341

回帖

55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55

热心奉献奖章

QQ
发表于 2013-9-2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版读史有感悟,也有些许感愤。欣赏了,问好{:soso_e181:}

点评

谢临赏。尧舜时代才出现尧舜居上位。秦以后不是没有尧舜,而是尧舜居不了上位。像孔子有德有才,被后世膜拜的人又热心参政,尚且求官不得。更不用说居上位。只有有野心有阴谋的人才能谋得上位。辉煌的尧舜人治时代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2 21:56

89

主题

1532

回帖

5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277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同川 发表于 2013-9-21 16:38
国君不孝下难忠。国君不孝,欠妥,不正,无道之类更好些。常言说,昏君无道。 ...

谢首版临赏。孝是针对刘邦索羹说的。三钢五常是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孔子也知其难行。首先国君就提不起这个纲来,利益障碍着他;他要夺江山稳江山,不择手段,顾不了这个纲了。在民间儒家的学说倒起了规范道德稳定社会的作用。
问好!
发表于 2013-9-2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汉家非义取,国君不孝下难忠。

点评

谢临赏。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都是正义之师讨伐无道。秦以后改变了路线。都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夺宝座。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2 22:26

89

主题

1532

回帖

5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277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伶子 发表于 2013-9-21 17:00
拜读!问好静版!

谢临赏。周以前朝代更替还是‘义取’,以后就不然了。是靠强力靠阴谋,正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朝堂上的人再不是仁政爱民,而是处心积虑的稳固宝座,极尽享乐。孔子梦想恢复周礼,挽回即倾的大厦,推行儒道。但只被朝堂人借做工具,忽悠黎民。
问好!

89

主题

1532

回帖

52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277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筠诗社 发表于 2013-9-21 20:50
拜读佳作。儒家和三纲五常还是不要提倡的好。

谢临赏。儒家所期望的明君难居上位,尧舜之魂难以招回。儒家的理想是个乌托邦。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5 1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