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3|回复: 37

为“老干体”正名是时代的呼唤

[复制链接]

103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7418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6-2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老干体”正名是时代的呼唤
一、引言  
目前,中华格律诗坛争论最大的一个词汇就是“老干体”。“老干体”已经被多数人达成共识,是一个贬义词。如果某人的诗词被定义为“老干体”,就被划入另册,恐怕就永无翻身之日。
现在,对“老干体”非议的潮流依旧来势汹汹,定义逐渐扩大。凡是“观点陈腐”、没有“创新”、没有“个性”、没有“独立思想”的诗词都被叫做“老干体”。请看,百度百科就是这样描述“老干体”的:
“老干体”的重要艺术特色在于其千篇一律的表现手法的思想内容。开会没有不成功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决策没有不英明的,政策没有不拥护的,腐败总是少数的,反腐总是有力的……总之,“老干体”里没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思想。果真如此吗?
  
二、什么是“老干体”
那么,到底什么是“老干体”呢?
百度百科定义:老干体又名“政协体”和“人大体”,是当代诗词创作中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一种诗词体式。“老干体”是个新词汇,顾名思义,这类诗词如同政协、人大的退休和没退休的老干部的做人和讲话风格一样,观点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但其创作队伍却不限于这些老干部,许多年轻的诗词爱好者也擅长而钟情此类。因此,不仅地方小报有,一些专业诗词刊物也有,网络诗词也不乏正宗“老干体”,俨然成为当今诗词创作的一大流派,堪称社会主流。
可见,百度百科对“老干体”是持否定态度。事实真是如此吗?显然不是。“老干体”既然“观点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怎么还能“是当代诗词创作中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一种诗词体式”,“成为当今诗词创作的一大流派”,并“堪称社会主流”呢?可见百度百科这段定义是自相矛盾的。不过,别急,所以如此的原因,百度百科自己就给出了答案。因为“老干体”“都是和时代潮流融为一体的杰作”。这句话是让百度百科说对啦。文合时而著。这是我们先人的观点。只要符合潮流的的东西就会形成“主流”,就会影响“深远”。不信,请看:
三、老干体的影响
“老干体”到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人们喜欢“老干体”?我们还是来看百度百科的评价吧:
所谓老干体,就是尊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写出的诗词作品。因为这样写作诗词的人以老干部居多,故被称为“老干体”。其基本特点:一是在内容上多以反映当代国家大事为主,且对国家、政党和领袖毫无保留地加以推崇,歌功颂德的倾向很明显,甚至直接为国家、政党和人民代言;二是多具有浓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缺乏民主意识和对普通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怀,人民往往成为被解救、被怜悯的对象,并总是想象人民得到解救。
   百度百科这一段解释正好说明人们喜欢“老干体”的原因:
1.中华格律诗词创作应该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难道让我们都去用“朦胧法”,都去用“比兴法”去复古吗?
2.人是时代的人。对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推崇,歌功颂德”有何不对?他们做得对,方针政策符合大众心愿,为人民造福,为国家强大,就应该歌颂。那些成天“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做法就对了吗?
3.关心国家大事是历代文人墨客的心志。“老干体”抒发对“国家大事”的情感有何不对?难道让诗人都去谈“风花雪月”,都去写“山水鸟虫”,都去“附庸风雅”,写梅兰竹菊?
4.为“人民代言”更是古今文人的一贯做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言,就是因为这句话体现了关心人民大众的疾苦。诗圣杜甫所以受到千百年来人民的爱戴,也就是因为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为人民“代言”。“老干体”为“人民代言”,反映时代生活,关心民众疾苦,说出老百姓要说的话,正是继承了中华古典格律诗词的优良传统,也是深受广大人民喜欢的根本原因。
可见,“老干体”的优点多多,难怪成为“主流”。
四、“老干体”的流派
“老干体”是个新词汇,但“老干体”诗词却不是新近的产物,也可以说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例如,在唐代就有“肉麻”的颂圣“老干体”。请看,沈期《龙池篇》: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
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唐代诗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
  
再看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贾至(718—772)唐代文学家。字幼邻(或麟、)。官终散骑常侍。
大唐在中华名族的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诗人不想让这辉煌的历史被后人忘记,写下来,有什么不对呢?“感恩戴德”是中华民族的人性,不可磨灭。
据说,宋朝也有“老干体”。请看宋代“老干体”的代表作:李的《禁林春》: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啭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
925年-996年),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
再看邵雍的《插花吟》:
头上花枝照酒,酒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宋仁宗嘉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中赐谥康节。
以上两诗显然是士大夫歌颂“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
有人说,老干体”不仅自古有之,而且多据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无限的生命力,如:八十五岁的陆游遗作《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再如,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他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也是千古流传: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七律是他1842年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所作。虽然他蒙受冤屈,但报国之志并未稍减,依然表示:即使被谪贬边疆,只要对国家有利,也将不顾个人的生死祸福为之奋斗。
据有人考证,当代“老干体”的鼻祖乃是享誉全球的伟人毛泽东和大诗人郭沫若先生。请看毛主席诗词各一首:
七律 有田有地吾为主(1945)
有田有地吾为主,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这是毛主席在战争年代留下的“拯救苍生”的名作。
再看词一首,《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这是伟人对自己打下的“太平盛世”的歌咏。
下面,请看,郭老词一首《满江红庆祝九大开幕》:
雄伟庄严,像沧海波涛汹涌。太阳出,光芒四射,欢呼雷动。万寿无疆声浪滚,三年文革凯歌纵。开幕词句句如洪钟,千钧重。
大工贼,黄粱梦;帝修反,休放纵!听谆谆教导,天衣无缝。改地换天争胜利,除熊驱虎英雄颂。庆神州一片东方红,献忠勇!
再看,郭老律诗一首《春雷》: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可以说,郭老用“曲笔”忠实地写下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一首小令或一首小诗,就是一部历史!这就是伟大诗人的“笔”锋。常人未见读得出来。冷嘲热讽,皆成文章。郭老用的是“热风”。正如鲁迅先生揭露的文坛现象,“捧杀与骂杀”。郭老用的是“捧杀”体吧。
现在再让我们欣赏一下当代流行的“老干体”。据网上传,“精通老干体陈恩田先生的《大中华赋》被称为天下第一赋:
壮哉!巍巍神州,锦绣中华,天下万世永在,江山千古依旧;泱泱大国,朗朗乾坤,五千年华夏沃土,哺育龙之传人,八百代炎黄子孙,共筑盛世长城;黄河长江,巨浪滔滔,昆仑珠峰,耸入云霄。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曾记金戈铁马,烽烟四起,仁人志士云涌,英雄豪杰辈出,数不尽风流人物,演绎中华精彩,道不完朝野演义,谱写传世功勋。曾记国难当头,中华如睡狮猛醒,民众团结,同仇敌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曾记马列旗帜,红遍中华,为民主,求统一,火凤涅盘,烈变新生,开天辟地,建国兴业,历经沧桑巨变,走过坎坷岁月,中华渐变富强,人民齐奔小康。
今朝中华,与日俱进,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百姓友睦,天下兴旺,文化繁荣,科学发达,有如大鹏展翅、巨龙腾飞。且看国民齐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党政一条心,促进西部大开发。众志成城,携手奋进,转动历史车轮,共创大中华辉煌。
可以看出,诗人心系祖国,对党和人民一片赤诚,文题材紧扣时代脉搏,行文滔滔,语句精妙。读后,如令人豪气顿生,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而感到自豪。
五、为“老干体”正名
至此,我们可以为“老干体”正名了。为“老干体”正名是时代的呼唤。因为:
所谓老干体:从创作手法上看,尊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创作内容上看,紧跟时代脉搏,歌颂时代的成就和人物,关心民众疾苦,为人民代言。从立意上看,“忠君”(忠于党),爱国,爱人民,把自身的利益紧密地与国家和人民利益联系在一起。从创作人群来看,多是国家退休公务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和其他行业的格律诗词爱好者。从流派上看,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从影响范围来看,各朝各代,深受老百姓喜欢,很有生命力。从命名上看,古代虽然有“老干体”之实,无“老干体”之名。是现代格律诗坛少数厌恶这种创作方法、创作题材和创作立意的文人的一种具有鄙视的称谓。所以,我们必须为之正名。这是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发现“老干体”有如下三个优点。这三个优点也是“老干体”的特色和活的灵魂。
(一)保持关注时事传统。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是“老干体”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二)紧扣时代主旋律。“老干体”诗词与时俱进,能歌颂时代正能量,发挥媒体主流影响。
(三)不空谈风花雪月。纵观“老干体”诗词,古往今来,都言之有物,不空谈风花雪夜。不写“花落流泪”,“叶落悲秋”,“对月相思”,“红伞黛瓦”,“小桥佳人”等主题和题材。
因此,我们要为“老干体”大声疾呼,用“老干体”的主旋律,歌颂时代,关注社会,关心人民大众疾苦,为人民代言,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实现“中国梦”尽一份力,为继承、创新、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华格律诗词”做贡献。
六、结束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宝玉有瑕疵。由于“老干体”创作队伍不像古人能写诗词的人都经过“科举”考试,都是古文功底深厚,熟知古诗词的“专业”队伍。我们是现代社会的劳动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有些人古诗词的文化素质较低,甚至不懂得诗词的基本知识,不怎么讲究格律,写出的诗缺少诗意,物象干瘪,政治术语较多。这是不足取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古典诗词知识,努力学习古人的物象选择方法、立意造境方法、布局谋篇方法和打磨字句的方法,把我们的格律诗词创作升华,升华,再升华,真正继承、创新、发展、弘扬我们中华格律诗词这块“瑰宝”。

558

主题

2357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30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6-27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时代的特征。

点评

感谢朋友光临雅赏美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7 2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7418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工 发表于 2016-6-27 21:18
一个时代的特征。

感谢朋友光临雅赏美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942

回帖

39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949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6-3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干体确实是贬义词了,时代的标志。

点评

感谢好友光临雅赏美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30 1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7418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菁灵子 发表于 2016-6-30 10:18
老干体确实是贬义词了,时代的标志。

感谢好友光临雅赏美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257

回帖

63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60
发表于 2016-7-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绵羊 于 2016-7-3 17:55 编辑

       老干体”的确不宜提倡 
      
  其实老干体是指缺乏真实思想感情的,迎合政治风向、无艺术美感的创作。
  这与老干部中表现真实历史画卷和自身战斗经历、抒发心底理想情怀的作品是有区别的。这样的作品因为真实,同样能触动读者的思考与情怀。
        1932年重阳节,经李富春蔡畅介绍,与18岁的兴国女红军赖月明结婚。1934年红军长征后,陈毅留守江西中央苏区,动员赖月明服从大局带头疏散回乡隐蔽、打游击。二人于10月20日分别。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结束,陈毅才得知,赖月明在被捕后跳崖自尽。陈毅于当年农历九月初一写下《兴国旅舍》:“兴城旅夜倍凄清,破纸窗前透月明;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
  
陈毅的诗词,不管你政治态度如何,读后都会为其展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和出生入死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情怀而触动。
      归国杂诗四首
  赠勤工俭学同人
  报仇
  春光
  夜雨读拉马丁《默想集》
  西山的葬礼
  游云
  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
  反攻下汀州龙岩
  忆亡
  乐安宜黄道中闻捷
  哭阮啸仙、贺昌同志
  登大庾岭
  偷渡梅关
  野营
  油山埋伏
  赣南游击词
  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雪中野营闻警
  赠同志
  梅岭三章
  无题
  寄友
  悼章太炎先生
  读书绝句
  生查子?国共二次合作出山口占
  闻八路军大捷
  兴国旅舍
  车过兴国老营盘
  东征初抵高淳
  卫岗初战
  赴溧阳参与校阅典礼答诗
  无题
  十年
  卫岗初战一周年
  由宣城泛湖东下
  夜过江阴履国防废垒有作
  佳期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
  保卫郭村
  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
  解放黄桥
  记遗言
  与八路军南下部队会师,同志中有十年不见者
  皖南事变书愤
  内人东来未至,夜有作
  酬某君
  闻韩紫翁陷敌不屈而死,诗以赞之
  韩紫翁挽诗
  次韵答阜东庞、杨二先生
  『七七』五周年感怀
  读史四首
  盐阜区参议会开幕感赋,兼呈参议员诸公
  淮海区会议题词
  湖海诗社开征引
  祝刘伯承将军五十寿辰
  送沈、张诸君赴延安
  病中吟二首
  大柳巷春游
  淮河对弈
  淮河晚眺
  纵谈
  过洪泽湖
  赠张云川先生四首
  玉楼春?题《击楫词》
  中秋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
  无题
  泗宿道中
  过微山湖
  在微山湖遥望微子墓
  夜过丰沛
  过营南
  再过旧黄河
  长相思?冀鲁豫道中
  过太行山书怀
  由太行山西行阻雪
  元夜抵胡家坪
  过汾河平原
  水晶坡又阻雪
  过骨接岭
  过吕梁山
  寄内
  间关抵延,值花朝,林老六旬大庆
  延安宝塔歌
  虞美人?春夜
  生查子
  送林老入蜀
  夏夜由王家坪归杨家岭
  哭彭雪枫同志
  感怀黄诚、刘文隐同志
  某同志父母双亡,闻讯大哭,诗以解之
  杨家岭集团祝寿
  祝董老六旬大庆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
  送沈部长飞渝
  七大开幕
  答友人
  秋过濮阳,月下与人谈毛主席飞渝事
  游孟庙
  沁园春?山东春雪压境,读毛主席柳亚子咏雪唱和词有作
  初闻『四八』噩耗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
  哭若飞
  哭博古
  哭邓发
  哀黄齐生先生
  悼罗炳辉将军
  送旧友南归
  淮北初战歼蒋军九十二旅
  泗城之战仅歼敌两团因秋泛撤围
  让两淮
  还乡队歌
  祝朱总司令六旬大庆
  宿北大捷
  鲁南大捷
  攻克峄县
  攻克枣庄
  示郝鹏举
  雪夜行军
  莱芜大捷
  决胜之歌
  如梦令?临沂蒙阴道中
  攻克泰安
  孟良崮战役
  四十六岁生日书怀
  所思
  平山呈朱德同志
  阜平赠聂荣臻同志
  吟反攻形势
  大雪过雁门关
  神池岢岚道中
  失题
  再过雁门
  濮阳会议有作
  渡黄河作歌
  过黄泛区书所见
  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词
  记淮海前线见闻
  开国小言
  茅台酒诗,和黄炎培先生
  莫干山纪游词
  现代严子陵
  感事书怀四首
  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
  初游青岛
  潜艇上留题
  游柏林失不雷河
  魏玛访歌德故居
  记采斯工厂工人谈话
  游德累斯顿故城
  登欧洲阳台
  游巴斯的堡
  华沙访肖邦故居
  夜游莫斯科全苏展览馆
  访上海鲁迅故居留言
  成都
  在颐和园待客
  为文字改革题词
  登北高峰
  郑州午宴
  西安半坡村访古
  由西安到陇西
  过临洮
  游兰州五泉
  昆仑山顶眺望
  昆仑山颂
  乘车过雪峰
  怒江小憩
  宿欧西
  游拉萨寺院
  过旭角
  雅鲁藏布江
  游赤觉林
  大树下
  兴隆山
  三门峡前景
  长江大桥
  岳麓山顶眺望
  由北京到广州
  从化温泉疗养
  温泉晚步
  窗前紫荆花
  初游良口
  千秋岁?再游良口
  三游良口
  记海南岛通什市到屯昌途中所见
  初步
  访孙中山先生故居
  广东
  游明景泰陵
  游颐和园
  游玉泉山纪实
  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
  赠郭沫若同志
  颐和园划船
  上妙峰山
  儿童篇
  与外宾谈长江大桥
  喜雪,祝干部下放
  赠缅甸友人
  送岁
  元旦试笔
  赠印度友人二章
  向英雄的朝鲜人民致敬
  咸兴车站欢迎会上所见
  参观朝鲜人民军阵地
  破阵子?向填坑者致敬
  参观朝鲜黄海制铁所
  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
  在朝鲜的上阳村
  剑三今何在
  夜坐喜雨
  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东
  十三陵水库峻工典礼颂歌
  雨后重访十三陵水库
  水调歌头?四游良口
  参观蚂蚁啃骨头
  中岳庙
  登封县利用岳庙作采矿展览
  看灵芝草赠药农
  少林寺
  赠中共登封县委
  快参加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
  欢度春节
  在天安门前
  北京会议六言颂
  游晋祠
  过豫让桥二首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
  向秀丽歌
  游碧云寺
  访密云水库
  有志者事竟成——建国十周年北京建筑工程巡礼献辞
  十年大庆
  重访延安
  枣园曲
  再别延安
  过贵阳
  花溪杂咏
  重过三峡
  咏三峡
  春节前夕在缅甸大使招待会上祝辞
  访问印度参观歌舞晚会
  参观印度泰姬陵
  昆明五一游园二首
  昆明节日之夜
  昆明纪游
  游下龙湾
  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寿祝辞
  在蒙古首都悼林老逝世
  题《高松图》
  绘画五解
  题香凝老人画虎
  敬老会和沈尹默先生
  夕鹤词
  书画习作
  排队问答
  读李清照词
  戏答某公
  冬夜杂咏
  昆明新年
  访缅诗章
  读卢蒙巴遗书
  中国古巴人民的友谊
  春兴
  读《百梅屋诗集》题陈叔老
  燕子湖边
  在云南欢迎缅甸总理
  水调歌头?宴缅甸总理纪大理之游二首
  沈钧儒先生书毛主席诗词嘱题
  日内瓦访列宁故居
  童湖湖畔即景
  童湖赴怯鲁巴黑道中
  游卢梭岛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
  示儿女
  琴会
  陪巴西朋友访杭州
  陪尼泊尔贵宾游长城
  长城词
  三门峡水库
  南京
  赏菊
  游青冢
  青松
  题《长征会师图》
  驯鹰词
  艺术
  赠朝鲜艺术团
  纪念杜甫
  西行三首
  记秋行五首
  古巴必胜
  题《围棋名谱精选》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
  向雷锋同志学习
  游桂林
  游阳朔
  参观翠湖杜鹃展览
  追悼沈衡山先生
  题吴妍因先生《凤吹集》
  温泉三绝
  昆明杂咏
  游西双版纳
  澜沧江歌
  景洪的集市
  记民族座谈会
  过亚丁
  访内罗毕
  访塞得港
  参观阿斯旺水坝
  赞金字塔
  访阿尔及利亚
  飞抵摩洛哥京城拉巴特
  游当惹
  游卡萨布兰卡
  在地拉那过新年
  访问阿尔巴尼亚
  突尼斯人语
  满江红?黄金海岸
  参观加纳的阿比内植物园
  访马里
  访几内亚
  非洲
  寄耿星同志
  在苏丹共和国宫楼上望月,在树下参与国宴后口占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
  在天津新河某部营房夜宿
  赠杭州市长
  游苏堤
  过淀山湖
  六十三岁生日述怀
  感事
  六国之行
  美国侵略者的嘴脸
  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
  昆明游西山
  水调歌头?访问雅加达
  为胡志明主席祝寿
  飞越喀喇昆仑山喜赋
  归国越昆仑飞抵和田
  访新疆
  长江游泳
  中日友谊
  迎接一九六六年元旦
  广州花市
  游肇庆
  七星岩
  鼎湖飞泉
  沙石峪
  赠西园寺公一先生
  题西山红叶
  毛主席去安源
  后记
---------------------------------------------------------------------------------------
      谁也不会认为陈毅的这些作品是“老干体”。
       可见,朋友对“老干体”的概念有误。“老干体”不是专门针对老干部的作品,而是指那些没有真实情感,附庸政治风向或热点,空洞口号式,缺乏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因为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那批老干部有文学修养的不多,所以艺术表现力欠缺,因而写出来的东西多有“老干体“的通病。这样的老干体的确不值得提倡。







点评

感谢朋友光临雅赏支持!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0 20:47
------------------------------------------------ 象这样的作品,与大家理解的老干体有天壤之别。 老干体的特征主要有这几点:不真实、口号式、迎合政治风向、缺乏真实情感和艺术感染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 20:10
------------------------------------------------- 这样的作品,与大家理解的老干体有天壤之别。 老干体的特征主要有这几点:不真实、口号式、迎合政治风向、缺乏真实情感和艺术感染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 2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257

回帖

63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60
发表于 2016-7-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绵羊 于 2016-7-1 20:15 编辑
青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点评

感谢朋友光临雅赏支持!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0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257

回帖

63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60
发表于 2016-7-1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绵羊 于 2016-7-1 20:13 编辑
《秋菊》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点评

感谢朋友光临雅赏支持!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0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257

回帖

63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60
发表于 2016-7-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绵羊 于 2016-7-1 20:33 编辑

梅岭三章-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点评

感谢朋友光临雅赏美评赠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3 13: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激赏,问你好,赞一个!:strong::rose

点评

感谢朋友光临雅赏美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3 13:16
http://www1.hkscxh.com/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em:3 http://www1.hkscxh.com/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3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