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生 颂常德诗墙 原 作 滚滚沅江水,诗歌志德扬。 鲜妍红叶好,画美劲书彰。 岁长诗情放,骚香万里昌。 佳作辉大地,韵典永芬芳。 改 作 日夜兼程至,魂归是故乡。 百年歌继绝,十里画飞墙。 浪送情何限,眉舒韵自藏。 风尘三寸笔,挥洒起沧桑。 点评: 写诗首先要善于营构意境,犹如人物出场前的鼓乐,引人进入一种境界。律诗首联或拉开幕布,敞开场景;或突兀而起,高屋结瓴;或天风海雨,逼眉而扑;或春风徐徐,画卷初舒;或潺潺流水,渐入佳境;或交代时间、地点,或以物起兴,蓄势破题……总之,要有一种情节、气氛。情是诗的生命!笔带真情,一开始就要情动于字里行间。 如“诗歌志德扬”,这是一种概念说教的抽象。而“日夜兼程”地赶来,这就体现出对诗墙的一往情深。魂归故乡,这里不一定说诗人的故乡在常德,而主要是说这纵贯三千年的诗墙,聚集着诗的灵魂,这是精神的家园、故乡。中二联要写对诗的认识,鲜、美这类字词不具体,诗要善用动词,使形象跃然纸上。所以本人用了“画飞墙”。画不是死的,而是活生生的了。“百年歌继绝”紧接着“魂归故乡”。是说诗魂归来不易!面对这百年崇洋西化之风对诗词等民族文化的摧残,我们坚守了一生!作者在后四句,重复太多,如诗情、骚香、佳作、韵典,大致是一个意思,都是诗。本人以无限的波浪喻情之无限,以眉舒的含蓄之状表现诗词意藴的含而不露,这就形象了。结联表达诗词的作用,运用对比法,“三寸”之小,对沧桑变化之大,使人深刻认识笔的伟力,正如习近平主席说的;文学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我于2003年3月去常德写了两首“诗墙”,还有一首是: 一伫沅江岸,牵眸柳嫩黄。 水奔天气势,魂铸宋词章。 芳草曾飞血,春风几化霜! 长吟留恋处,还遣梦翱翔。 诗要写出一种精神的力量!要有风骨!要表达深刻的爱和忧患!这是诗的核心!“飞血”指抗日战争的1943年,常德保卫战。仗打得很惨烈,但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前几个月电视台继长沙保卫战后,又播放了常德保卫战。到常德,自然要想到这惊神泣鬼,气壮山河的战役和英雄前辈!通过以上对比,对今后认识诗,如何构筑诗词的境界,运用形象思维等方面看能否有所启发。 姚 红 临江仙·秦岭人家 原 作 霁雪翠松呈画卷,清泉细奏灵音。幽幽峡谷醉人心。文人骚客过,佳句故传今。 山隐农家逢盛世,鸡窝洼里掏金。云横秦岭靓家门。宜行宜探赏,诚待四方宾。 改 作 霁雪翠松千仞外,潺潺何处琴音?清泉捧饮醉人心。一行骚客过,壁上起长今。 山隐云横农舍里,鸡窝洼里掏金。花香鸟语靓家门。杯杯茶淡奉,四海尽佳宾。 点评: 诗的形象思维要求诗自始至终都以具体、生动、鲜活的物象,客观呈现画面,作者之意即思想感情涵泳其物象中而不直说出来,但要让读者从你创造的意象中能够领悟得到诗中真意;在艺术技巧上,要求做到物象与心象的浑融一体,给人以栩栩如生的美慧的启迪,而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故“呈画卷”让读者去感受,是否是盛世,也让读者去结论,“诚”也是评论性的词,所以我用了“杯杯茶淡奉”这一具体细节,呈现主人的待客之“诚”!作者的任务,呈现画面的诗句即可。这是与文章思维特点根本不同之处,要牢牢把握。此外诗词是特别精细、精粹、精美的语言艺术,在用词上要反复锤炼不能重复,如文人与骚客,近义,取其一便可。“醉”常见人随便用,无酒,又如何醉呢?醉前要铺垫,改为“清泉捧饮”,这就有必然的联系了。还有一点:诗句中一般要尽可能避用题中字词,故“秦岭”亦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