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清泉《集句体七律·春日偶成 》赏析并和
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绿茵冉冉遍天涯(曹幽)。
梨花院落溶溶月(晏殊),青草池塘处处蛙(司马光)。 万壑有声含晚籁(王偊偁),芭蕉分绿上窗纱(杨简)。 同来玩月人何在(赵嘏)?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 ---月下清泉《集句体七律·春日偶成 》
所谓“集句”,邓林在《元诗体要序》曰:集古人之语以成篇曰集句。通俗地说,集句就是把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一字不改地进行重新组合拼贴凑成一首新的意境作品。这新的作品可以是诗、词、曲、联、文、赋,甚至长篇大论,从某种角度来讲,集句是中国传统诗句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如清代才女程淑的《喝火令·送春》: 婀娜笼松髻(徐俯《南柯子》) ,连娟细扫眉(温庭筠《南歌子》),含情无语小楼西(张泌《浣溪沙》)。正是销魂时节(毛熙震《清平乐》),双燕说相思(史达祖《风流子》)。芬树阴阴转(陈克《虞美人》),林莺恰恰啼(赵摅《南歌子》)。夜阑分作送春诗(陈德武《浣溪沙》)。生怕春知(周密《倚风娇近》),生怕踏青迟(陈允平《少年游》),生怕黄昏疏雨(美奴《如梦令》),春被雨禁持(方君遇《风流子》)。
据说大文豪王安石是写这种作品的鼻祖。《苕溪渔隐丛话》引《遁齐闲览》云:“荆公集句诗,虽累十数韵,皆顷刻而就,词义相属,如出诸己,他人极力效之,终不及也。沈括《梦溪笔谈》也说王安石的集句诗,长篇多至百韵二百句,现存高质量的集句诗多达六十馀首,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集句大家之一,他的《胡笳十八拍》代表了宋代集句艺术的最高水平。苏东坡、文天祥、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杨冠卿等诗词大家都有大量这样的作品,集句创作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和风气。
集句成诗词难,集句成律更难。若要集句成律诗,除了要遵循律诗的“启、承、转、合”的原则外,还要遵循律诗相关原则,如平仄区分、用韵和谐、意义连贯、对仗工稳等,更不能是从同一个人、同一首诗词中选取的句子。好的集句有鬼斧神工之妙,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力,有比原作更高一筹的艺术之效果,如上面讲到的程淑的《喝火令·送春》。也就是说,没有博览群书、技冠超群,是写不出真正的集句作品的。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月下清泉老师的集句《七律·春日偶成 》。 首联启句“病入新年感物华”选自欧阳修《戏答元稹》的诗句,“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原意为,晚上听到燕子归来的声音,促使他想起思乡之情,一起到新年,病体还是没有康复,感觉世事的多变。作者借以此句,作赏春喜春意境。也许是当时因自身的原因而身体有些不恙,或是因世事的繁忙而心绪有些不佳吧,但春天来了,在新的一年,依然感受到万物复疏的新气象,也给人留下一种不服输的意象。接着再是“绿茵冉冉遍天涯。”这句选择自曹幽的《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原意为:门外院子里的花儿谢了,却没有人怜惜与问候;远远望去,大地已一片绿荫。这里作者拿来在描写春机盎然的景象基础上,也隐隐地表达了一种因时序更替而引起淡淡的忧愁。 颔联承接上联,继续写景。出句"梨花院落溶溶月'选自宋.晏殊的《寓意》:“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此诗晏殊以景寄意,含蓄地寄托了一段幽怨难以明说的爱情。诗意为梨花和院落都沐浴在如水溶溶的月光之中。诗人触景生情,面对春宵花月,情思悠悠,过去一段幽情再现。此联对句选择自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代表作《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意为青青碧草丛中,以及长满青草池塘里,到处是一片蛙声。《有约》虽有人说为宋代司马光所作,但想比是因为那时传唱传抄的方式而引起的争议,这里究竟谁为作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句与上句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相对,描写春日的生机浪漫,有花有草,清风淡月,以景映情,思绪随之飞扬,有鬼斧神工之妙。梨花对青草;院落对池塘,月对蛙,对仗尤好,意境美伦美幻。 颈联“万壑有声含晚籁(王偊偁),芭蕉分绿上窗纱(杨简)。”依然是承上写景。选自王禹偁 《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出句王禹偁原意为写傍晚秋声万壑起 ,对句“芭蕉分绿上窗纱”出自杨万里《初夏睡起》,亦作《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也有明代坊间《千家诗》里以为此诗为杨简所作。这里作者借前人之拟人的手法拿来承上联状景描写,由远而近,静中有动,有声有色,对仗工稳,语意流畅,甚是巧妙。 尾联作者转出景的描写,借会昌四年(844)进士赵嘏《江楼感旧》中名句荡开一问:同来玩月人何在?直抒胸臆,不但表达了对朋友缕缕怀念之情,更有时光任苒,岁月匆匆,物是人非,人生无常的无限感慨。特别是诗中的“玩月”二字,极其美妙,古往今来,大凡志趣高雅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吟风弄月,也就吟诵风声,玩赏月色,由此可见,这时所想起的朋友应也是一位与作者志趣相投,心意相通的朋友吧,也许是知已,也许是红颜,令人遐想。紧接着借李白《黄鹤楼闻笛》中名句:“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友人的关切与眷恋。问得情真意切,答得意蕴幽深,使人读起来回味无穷。 总而言之,这首集句诗主题鲜明,通过春景描写,即景生情,意兴所致,抒发岁月蹉跎的感叹,及怀念昔日旧友的深切之情,是一篇布局合理、条理清楚、颇有章法的集句作品。偶成:指偶然写成。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是:虽然都选自前人诗句再创出来的新境,但语言明白如话,没有深奥难懂的句子,普通的景物描写自然、具体;中间两联对仗工稳、流畅;抒情真切、含蓄,富有感染力。但美中不足的是,诗中的“月”字重了。不过鉴于集句律诗的难度之高,暇不掩玉,不失为一首较好的集句作品。 陶醉于千古绝唱之中,感慨于集句之魅力,情不自禁学和一首:
七律 春暮 寂寞空庭春欲晚(刘方平),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 忽闻啼鵙惊羁旅(苏试),来往亭前踏落花(欧阳修)。 斑竹岭边无限泪(李商隐),梁园日暮乱飞鸦(岑参)。 无情最是台城柳(韦庄 ),玉面添娇舞态奢(刘禹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