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手点染非真醉 诗笔指处皆有情
——读《醉梦庐集》之感想
文/熊树忾
前不久,在下有幸拜读了心宁客先生的《醉梦庐集》书稿。过细品读之后,令人感慨不已。本人不仅从中学到了诗作技巧,而且,还从中了解到了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诗集由华胥追梦、山川寻梦、田园醉梦、花间拾梦、佳节绮梦、咏物托梦、借韵寄梦、赓酬和梦、喜庆圆梦、缅怀遗梦、市井杂梦共十一个部分组成。读完诗集,掩卷深思,不禁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世人皆醒我独醉,世人皆醉我独醒”。当我第一次看到宋太祖赵匡胤第三十三代孙赵基为先生题“醉梦庐”时,曾大惑不解,后来读了《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后,才稍稍体会到了先生的深意。先生此诗集洋洋九百余首,二万多字,要想读懂弄通,非一日之功。在下才疏学浅,只能将自己的感想陈述一二。通观全诗,有许多独到之处,归纳起来,最明显的特点是情醉、诗醉、人醉。
一、情醉——诗情迸发,引人入胜
国事家事天下事,皆触先生的诗笔,亲情人情诗友情,皆入先生的雅韵。
《沁园春·中国梦》
“锦绣中华,千载文明,举世鼎昌。叹衰微近代,列强肆掠;浩茫盛景,妖雾弥张。田野荒芜,生灵涂炭,亿万黎元遭祸殃。苍天泣,问泱泱大国,路在何方? 东方升起曙光,治满目疮痍换彩装。历英贤五代,振兴四化,繁荣百业,富庶八荒。四海升平,九州震荡,国梦将圆灿史芳。看明日,奏黄钟大吕,举爵传觞!”
这首词写得大气磅礴,振奋人心。上片回顾历史,旧中国的满目沧桑尽收眼底,用词精准,铺陈得当,似警钟鸣于耳伴,如重锤敲击心灵。将读者引入一种与之共鸣的境界,读者不得不随着诗笔去深思中国的过去和未来。下片写新中国的变化以及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东方升起曙光,治满目疮痍换彩装。”既是换头,也是转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排比句,抑扬顿挫,不断递进,一步一趋将词意推向高潮。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将人们的遐思收回,“看明日,奏黄钟大吕,举爵传觞!”既是结句,又是美好期待。黄钟大吕,出自《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爵和觞都是古代盛酒的器皿.特别是以传觞作结,使得整首词都活起来了。
先生对国事倾注深情,在个人情感方面,更是用情至深
《临江仙·中秋忆旧》
“高树寒蝉凄切唱,篱东新菊初黄。蓦然回首感怀伤。今朝人寂寞,昨夜梦疏狂。 诗韵未和成遗恨,一帘心事深藏。年华空负老刘郎。故人幽梦远,何以话西窗?”
该词将寒蝉、新菊、寂寞、疏狂、幽梦、西窗等词用得恰到好处,古人有“采菊东篱下”,先生则有“篱东新菊初黄”,可谓化典无痕,不露痕迹。“今朝人寂寞,昨夜梦疏狂”对得工整,整出了临江仙的韵味。特别是刘郎,既可以指醉刘伶,也可以指作者自己。古人用剪烛西窗写思念之情,先生用“何以话西窗”结句,使得这首词跌宕起伏,回味无穷。该词写得幽雅委婉,真切感人。通篇未见情字,却饱含着诗人的情怀和对那段不能忘怀之往事的追忆。
二、诗醉——放眼四海,令人陶醉
以先生近七十载的人生阅历,其脚步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诗笔则横扫五洲四海。《七绝.巴黎凯旋门》
“香榭星光耀大千,宏门高耸碧云天。
迎来朱履三千客,竞说枭雄奏凯旋。”
来自红色土地上的游客,初次踏上古波旁王朝的大地上,面对着举世无双的凯旋门,免不了有一番感慨。凯旋门直通香榭里舍大街,就连晚上的星光也将这大千世界照得通亮。游客们一边看着拿破仑的图片,一边议论着这位枭雄与宏伟的凯旋门之间的关系。
《七绝.荷兰阿姆斯特丹印象》
“绿野清溪沃草芳,馨园竟放郁金香。
风车转得游人醉,错把他乡作故乡。”
这首七绝,起承两句与景,转结则是抒情。荷兰有着全世界最大的花卉基地,其郁金香闻名海内外。就连中国的许多城市园林中也效仿其种植郁金香。宋代林升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先生在给这首诗作转结时,显然是化用林诗之典,用得恰到好处。
三、人醉——笔锋犀利,掷地有声
诗人性格耿直,常用诗笔针砭时弊。在“市井杂梦”中,先生以犀利的笔锋对那些狐假虎威的东西予以了鞭笞。
《狐威》
“荒峦野坞本为生,巧仗山王大帜撑。
惯用狐颜谀上司,常凭虎势骇灵牲。
狼贪鼠窃婪馋性,狗盗鸡鸣奸诈声。
剥去伪装还面目,原形毕露小狸精。”
首联“荒峦野坞本为生,巧仗山王大帜撑”开宗明义道出了狐假虎威的由来。特别是对那些以色情诱官的女子刻画得入木三分。诗作将巧字用得活灵活现的。
颔联“惯用狐颜谀上司,常凭虎势骇灵牲”对仗工整,以惯用对常凭,给读者增添了许多联想;以狐颜对虎势,既是对首联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对官场中某些现象的深刻揭露;以谀对骇,两个动词既承接了前文,同时,也对后面的宾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以上司对灵牲,前者是献媚之对象,后者是指自甘堕落而拉别人下水的人。
颈联“狼贪鼠窃婪馋性,狗盗鸡鸣奸诈声”作者笔锋一转,扬鞭对狼贪鼠窃和狗盗鸡鸣进行了进一步的揭示和斥责。声讨有力,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
尾联“剥去伪装还面目,原形毕露小狸精”是对全诗的总结,也是对那些小狐狸精的进一步揭露和遣责。
这首诗没有引经据典,没有娇柔造作,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能够提出让人们深思的问题,能够使为官者引以不戒。
先生对为官者,有贬也有褒。且看《公仆颂》
“职责崇高重任坚,光荣使命负双肩。
清心寡欲廉风正,旰食宵衣壮志圆。
深爱人民如手足,笑谈名利若云烟。
甘棠树下安居乐,黎庶同歌尧舜天。”
如果说那首《狐威》所表现的是作者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怀有愤慨之情,那么,这首《公仆颂》则饱含着作者对那些清正廉洁的领导者的敬仰之情。这首诗的上半部分,肯定了社会上有清心寡欲和旰食宵衣的好官,他们有着崇高的信念,时刻不忘自己的光荣使命。后半部分写了作者对这种党风、政风的肯定和赞扬。颈联既是对颔联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全诗的重要转折。同时,也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为官者只有爱民如手足,视名利如云烟,才能担当起引领社会发展的重任。尾联既深化了颈联的内容,又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甘棠出自《诗经.召南》“蔽芾(fèi)甘棠,勿剪勿伐,召(Shào)伯所茇(bá)。”明代范吉有“落叶孤村暮,秋风野寺深。甘棠千载树,蔽芾到如今”的诗。蔽芾指茂盛。人民安居乐业,黎民百姓自然就会歌颂当今社会比尧舜那个时代还要好。
先生的诗多,每每翻阅,总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和教益。先生不过大我六岁,可诗龄至少要大我三十年。特别是他那种严谨的诗风让人十分敬佩。与先生谈及诗词,说到填词或者作对,多则推敲三五天,少则吟哦半日,总是反复修改然后才发表出去。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2015年12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