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友无酒钱
科考失败后,高适在宋州即今天的商丘留居十年,一边种田,一边苦读,等待下一次机会。在此期间,他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因此诗名大噪。 尽管诗名在外,可他的生活极其清苦。他居所简陋,衣衫褴褛,甚至有时候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 一冬日,天空被厚厚的云层遮蔽,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就在这样的天气里,一位名震天下的琴师董庭兰,踏着皑皑白雪,来到了高适的门前。他是被高适的诗才所吸引,特地前来拜访,希望能与高适共赏风月,畅谈人生。 高适见董庭兰来访,心中既惊又喜,忙将贵客迎入屋内。然当他看着董庭兰那期待的目光时,心中却涌起了一股难以言说的尴尬与愧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家中连一壶暖酒都拿不出来,如何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呢? 董庭兰似乎看出了高适的为难,微微一笑,说道:“贤弟,你我相交,贵在知心。酒肉之欢,不过是过眼云烟。今日能与你共聚一堂,已是吾之大幸。” 高适听后,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感激地看着董庭兰,说道:“董兄真是胸襟豁达之人也。”于是,两人一见如故,就在陋室席地而坐,随便餐饮。尽管有点寒酸,却不失兴致,两人谈天说地,无所不及,高兴来之,前仰后合,十分融洽。 分手时,高适道:“此行吾虽无酒待,但有诗为伴,愿以诗赠董兄。”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别董大》二首。在诗中,他既表达了对董庭兰才华的赞赏与敬仰,又坦诚地吐露了自己的贫困与无奈。他写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董庭兰读后,深受感动。他明白,高适虽然身处逆境,但他的心灵却是如此的纯净与高尚。他紧紧地握住高适的手,说道:“贤弟真是性情中人。今日能与你相识相交,吾已心满意足。” 从此,“待友无酒钱”的故事在宋州传为佳话,并被历代诗人口口相传,至今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