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东莞访袁崇焕纪念园 牌坊崇壮耸秋涯,长仰英风访空祠。 川竭山崩遗老哭,陵迁谷变吊鹤时。 六月飞霜哭日下,长城万里久欹危。 一柱擎天自折毁,常悲贞义叹中微。 雕像巍然立岭峤,英雄抚剑独长啸。 快意凤雁传京城,功臣身陨胡虏笑。 麋鹿从此不还山,饯别亭幽独凭栏。 胡尘未净谁人扫,艮岳难归山河残。 栩栩浮雕功业垂,三界庙后隐灵祠。 村人暗悬待漏图,独祀忠魂百载思。 顺德佘家十七代,代代守墓世称奇。 三百七十余年泪,暗向蒿丘洒荒碑。 今上城楼榕樾凉,柳色似春丹桂香。 游人络绎湖水静,凿饮耕食忆忠良。 自注:1.凤雁传捷:指袁崇焕在锦州、宁远连战连捷,重挫后金兵。 2.袁崇焕第一次辞官回乡时作《南还别陈翼所总戎》,诗曰:“慨慷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名主眷,心苦后人知。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 3.袁崇焕被处死后,水南村人不相信他会通敌叛国。有个叫陈日昌的人在修建三界庙时动员村民出钱出力,在庙后多修了一进房屋,用作祭祀袁崇焕。为避官府追查,堂上只挂督师崇焕公“待漏图”画像。遇有官府前来查问,即时收起。直到乾隆年间袁崇焕平反后,堂上才供奉袁崇焕塑像。 4.袁崇焕被害当天夜里,有一位袁崇焕的佘姓部下(广东顺德人)偷偷将袁崇焕的头颅埋在偏僻之处(今北京东花市斜街52号院内),并搭庐守墓。还交代子孙,不再回广东原籍,世世代代陪伴袁大将军。据说佘家十七代已为袁崇焕守墓37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