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
一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是九月九日,恰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节时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直诣帅府,果见江左名儒名仕落座满堂。王勃年幼,坐于座末。少顷,阎公起身,对诸儒道:“帝子旧阁,乃洪都绝景。是以相屈诸公至此。欲求大才,作此《滕王阁序》,刻石为碑,以记后来,留芳万世,使不失其胜迹。愿诸名士勿辞为幸!”遂使左右朱衣吏人,捧笔砚纸至诸儒之前。诸人不敢轻受,个个谦让,从上至下,却好轮到王勃面前。王勃便不推辞,慨然受之。满座之人,见勃年幼,却又面生,心各不美。相视私语道:“此小子是何方人士?敢无礼如是耶!”此时阎公见王勃受纸,心亦怏怏。遂起身更衣,至一小厅之内。阎公口中不言,自思道:“吾有婿乃长沙人也,姓吴名子章,此人有冠世之才。今日邀请诸儒作此记,若诸儒相让,作此文以光显门庭也。是何小子,辄敢欺在堂名儒,无分毫礼让!”吩咐吏人,观其所作,可来报知。良久,一吏报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一吏又报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道:“此故事也。”又一吏报道:“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不语。又一吏报道:“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道:“此子欲与吾相见也。”又一吏报道:“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阎公心中微动,想道:“此子之才,信亦可人!”数吏分驰报句,阎公暗暗称奇。又一吏报道:“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罢,不觉拍手道:“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遂更衣复出至座前。宾主诸儒,尽皆失色……须臾文成,呈上阎公。公视之大喜,遂令左右,从上至下,遍示诸儒。一个个面如土色,莫不惊伏,不敢拟一字……阎公乃自携王勃之手,坐于左席道:“帝子之阁,风流千古;有子之文,使吾等今日雅会,亦得闻于后世。从此洪都风月,江山无价,皆子之力也。吾当厚报。” 阎都督此次宴客,本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他事先让女婿拟好稿子,到时在大家不曾受纸的情况下,书于示众。那曾料到,竟让王勃这小子给搅得一塌糊涂。搅是搅了,但搅得好,搅得奇,搅得美。王勃这即兴之作写得是太美了。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唐才子传》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王勃硬是凭其过人的才华,在不知底事的情况下,于阎都督专为自己女婿搭建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场让人目瞪口呆的传奇。《滕王阁序》全文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描景绘色、生动传神,用典自然、典雅工巧,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的人生哲理,其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影响深远,叹为观止。而王勃写《滕王阁序》的佳话则千古传诵,经久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