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好辞
一次,曹操率部行军途中,经过了一片古老的碑林。其中一座石碑上刻着“曹娥碑”,碑的背面则神秘地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吸引了曹操的目光。他好奇地询问身边的杨修:“你知道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杨修微微一笑,答道:“知道。”曹操心中一动,但随即说:“你先别说,让我来猜猜。” 两人继续前行,曹操一路上都在思考这八个字的含义。走出三十里之后,曹操忽然停下脚步,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对杨修说:“我已经知道了。” 他命令杨修单独写出对这八个字的解释。杨修恭敬地接过纸笔,迅速写下:“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故曰‘绝妙好辞’。” 曹操接过纸条,看到杨修的解释与自己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于是赞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你即看即明,我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 从此,“绝妙好辞”这四个字在曹军中广为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