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今韻
出句:事事匆匆忒無趣
對句:林林總總老有閑
出句:事事匆匆忒無趣
古:仄通 仄仄平平仄平仄 ◆趣【上声二十五有】【去声七遇】
今:平通 仄仄平平通平仄 ◆趣【十二齐,i,er,ü】
對句:林林總總老有閑
古:仄通 平平通通仄仄平 ◆閑【上平十五删】
今:仄通 平平仄仄仄仄平 ◆閑【八寒,an,ian,uan,üan】
我们来评价一下这副对联:“事事匆匆忒无趣,林林总总老有闲”,并分析其中“忒”和“老”的用法,以及整体对联的优缺点。 整体评价: 这副对联从形式上看,对仗工整,字数相等;从内容上看,上下联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上联强调“匆匆”和“无趣”,下联则强调“总总”和“有闲”, 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思考性。 优点分析: - 平仄协调:
- 从平仄上看,上联“事事匆匆忒无趣”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平仄”,下联“林林总总老有闲”的平仄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基本做到了平仄相对,读起来比较协调,有节奏感。
- 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忒”是阴平,但在中古音中是入声字,所以此处可以看做“仄声”。
- 对仗工整:
- 事事 对 林林,都是叠词结构,且都表示多种多样的事物。
- 匆匆 对 总总,都是形容词,表示匆忙和众多,相互对应。
- 忒 对 老, 副词对副词,都起到修饰作用,且有强调的意味。
- 无趣 对 有闲,形容词对形容词,一为消极,一为积极,形成鲜明对比。
- 整体结构上也做到了字数相等,词性一致。
- 对比鲜明:
- 上联用“匆匆”、“无趣”来描绘一种忙碌而又缺乏乐趣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无奈和不满足感。
- 下联用“总总”、“有闲”来描绘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从容和自在。
- 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对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引发人们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 用词精炼:
- “忒” 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少用,但在此处使用,增加了古韵味,也更精确的表达了“太”的意思。 * “老” 字,既可以理解为“总是”,也可以理解为“年老”,为对联增添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也更有趣味。
- 意境深刻:
- 上下联分别表达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引发人们对“忙碌”与“闲适”,“快乐”与“无趣”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 对联并非只是对生活状态的描述, 更是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探讨。
需注意之处: - “老” 的歧义:
- “老” 字的歧义可能会让部分读者产生疑惑, 也可能会让读者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其“总是”的含义。
- 略显口语化:
- “忒” 字 虽然具有古韵味, 但在现代汉语中略显口语化, 可能会让一些读者觉得不够典雅。
关于“忒”和“老”的用法: “忒” (tei): -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读作tè,是阴平字。但在此处,按照古音来看,可以看作“太”的意思,属于仄声。
- 在对联中,可以理解为强调副词,表达“太”、“过于”的意思,使得“无趣”的表达更强烈。
“老”: - “老” 字在此处,可以理解为 “总是”,表示一种持续性的状态。
- 同时,“老”字也可以理解为 “年老”, 表达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心态, 也丰富了对联的解读空间。
总结:
总的来说,这副对联“事事匆匆忒无趣,林林总总老有闲” 是一副很精彩的对联。 它成功地通过鲜明的对比,用词精炼的表达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并引发人们对生活方式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忒” 和 “老” 字的使用也为对联增添了韵味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虽然略有口语化和歧义, 但不影响其整体的美感和深刻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