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
宋玉是战国时期诗人、著名辞赋家。他不仅极有文学修养,而且很有治国才略,深受楚襄王赏识。这便引起了朝中一些小人的嫉妒,纷纷跑到楚襄王身边进谗言。楚襄王听了,极不高兴,就召来宋玉责问到:听人说,你近来干了许多欺下瞒上的事,该当何罪? 宋玉见楚王措辞严厉,就避开话题,为楚王讲起故事来。故事的大意是:从前,楚都郢城来了一位乐师,他精通音律,天生一副好嗓子。一天,他在郢城大街上为楚人献唱。开始,乐师唱了《下里》《巴人》两首通俗曲子,引起在场人的共鸣,一时间应声唱和的人竞达几千。乐师异常兴奋,在大家再三请求下,又挑了《阳阿》《薤露》较文雅的两首曲子唱,谁知,这次随他高唱的人仅几百。乐师准备收场离去,在场的人又求乐师再唱一次。于是乐师就献出自己的看家绝技,唱起了《阳春》《白雪》这两首格调高雅、意境深远的曲子。不料,这次能够随他一起哼唱的不过几十人而已。乐师见此情景,大惑不解,连连摇头叹息。 宋玉讲完故事,话锋一转: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曲高和寡的缘故吗?那些庸俗之人怎解我宋玉品行?楚襄王听了宋玉的辩解,会心地点点头,不但没责,反大大夸赞了一番。 “曲高和寡”成语即出于此。与此相关联的成语还有“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