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朱梅香 于 2024-4-19 06:42 编辑
一片沧波柔似帕
赏析吴兰卿女士〔双调•鱼游春水〕江南春光
朱梅香(江西)
江南的春光像一个天使,翩跹来到人间;春光像一个少女,鼓动着飘逸的风情;春光像一个画家,涂满了蓬勃的色彩;春光像一首瑰丽的诗,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春光的气息开阔而又生动,色彩明快而鲜明,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不由自主的想到白居易: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我们再来看看吴兰卿老师是如何用她生花妙笔抒写江南春光的。
〔双调•鱼游春水〕江南春光
作者/吴兰卿(南京)
陌阡花,梵山茶,雾岚中宛罩青纱。一片沧波柔似帕,万里白云美如画,江南俺的家。
首句:“陌阡花,梵山茶,”作者用春风样的笔触,将江南各地繁花似锦一如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起舞,展现着生命的韵律,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抹亮丽的色彩。江南多山多寺多茶,风拂桃花别样红,日暖山头茶香浓。茶是春天的仪式感,不负新芽绿,不负采茶人,尤其是有佛菩萨的山间,茶树沐浴着慈云法雨,充满了禅味,饮之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雾岚中宛罩青纱。”作者承上启下进一步描写那雾气弥漫在茶山,如同画家泼墨,将蓝天白云染成了一副混沌又和谐的画卷,宛如一池秋水,被风轻轻吹拂,掀起一片涟漪。又如同仙境般朦胧,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件若隐若现神秘的青纱。更像精灵在山间跳跃,如海市蜃楼般美妙。云雾悠悠飘荡,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它们的步伐轻盈如风,是对大自然深情的告白,乃云雾茶之根源。
“一片沧波柔似帕,万里白云美如画,”作者文笔清新,对仗工整形象逼真的展现了江南的水和天。一个帕字和一个画字,活色生香恰到好处的将江南春光形容似可采可摘可拿可放的手帕或画卷一样,有柳永笔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词的异曲同工之妙。更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真实写照。
“江南俺的家。”作者笔法曼妙轻盈灵动,铺排有序简略得当。前五句层层递进,为最后一句画龙点睛的豹尾起到了华丽铺垫的助力。江南俺的家一句多么自信多么自豪,令人艳羡令人神往。大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韵味和气魄。我们看到这篇曲,就会联想到我们中华国粹是何等之美。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月下泛舟渔歌唱晚置身其间,带着世俗快乐与文人雅趣的游春图。
春光如诗,为江南带来了优美的旋律。鸟儿们在风中歌唱,像是在庆祝新生的季节,它们在枝头欢快地跳着跳着,花开了,草青了,茶绿了,人醉了。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斓的锦衣,无论是清晨的薄雾,还是傍晚的夕阳,都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尽魅力令人心旷神怡。通过学习吴兰卿老师〔双调•鱼游春水〕江南春光之曲,总结以下几点感想。
一、生在江南何其幸
江南是梦里水乡,江南是人文天府。有幸生在鱼米之乡江南,真是前世所修,今生之缘。看着精致于心,璀璨于形的靓仔美女,守一份静谧,许一份闲心,走过花丛柳岸,满身花雨,路过流水人家,邂逅诗情画意。于时光深处,行尽山水路桥,散了眉间轻愁,柔了指尖沧桑。皆有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的深刻感触。
二、活在盛世何其幸
盛世繁华,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盛世画卷,诠释着国泰民安的和平稳定的景象。当今社会,经济腾飞,文化多元,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正如鹍鹏展翅,翱翔在蓝天之上。没有战争才是幸福的源泉,和平盛世犹如万花筒般斑斓,令人目不暇接,人才辈出,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盛世是花,芬芳生活每一刻;盛世是雨,滋润人生每一天。愿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和欢笑,和平盛世永驻人间心上。
三、醉在曲中何其幸
沉醉在雅俗共赏曲的温柔里是最美的花事。岁月如风,拂去几许烟尘,留香了薄梦阵阵,顾盼中,依旧沉醉流连。浅酌漫饮,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逐渐消退,独留宁静的月光洒满窗台。阅读元曲鉴赏辞典,品赏今人时令新作,任由文字带着思绪飘向远方。和古人聊天,与今人视屏,心有一盏明灯,照亮了内心深处的文学之梦,更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豪迈。
吴兰卿老师文化造诣非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修养,具备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力,是一位文化气质女性。吴兰卿老师这首〔双调•鱼游春水〕江南春光之曲,仅用三十个字就提纲挈领的概括了江南美景,实属不易,吴老师却巧妙的做到了。用花、茶、水、云、雾为代表来突出江南的春光特点。最迷人新颖夸张的句子是写江南之水:“一片沧波柔似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增强表达效果,提高了艺术感染力和魅力,让此曲有了亮点和高度,成为精品力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