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5-3-19 21:30 编辑
春分赋 宋政权·三余草堂 夫仲春和惠,物候恰分。阴阳相半,兴废两均。分者,赤黄相交也。恰是分春一半,阳春三月之节点;欣逢岁月两平,黄经零度之维时。岁月无端,樑間玄鳥时語;经纶有序,林中花解春熙 。玉历贲典,明鉴岁月,尧天舜日,暗诵春词。昼夜均偕兮,冷暖相系;朝昏睦和也,寒温均齐。负阴抱阳,三光朗照,含华吐瑞,四序壮图。一边是诗,一边是画。一半是冷,一半是热, 一边艳丽,一边新奇。阴阳互生。二气相滋,金阳直射赤道;南北季反,东西日月守期。斯有百鸟鸣而春长,万物馥而郁弥也。 是时惠风和畅、 杨柳舒筋。芳陈素馨,时花吐蕊。循清明之气,感造化之恩;展万汇发华,推经纶之理。时光无数往复,不厌转折回轮;春天瞪大眼睛,拍摄春之七彩花美。岁月之躔次,千年不变其瞻巡;人之机遇,一生只有兮一次。挫折与悔痛,都变为砥砺之温馨;成功之喜悦,都化作前进之宏轨。故事缤纷,春晖焕绮。日射精光,万有复歆,候鸟归乡,山花绯紫。踏青寻春,邀友乡梓也。 检阅河流两岸,鸟语花芬。油菜蓓蕾成花,尚带鹅黄,美酒清新入梦,犹添清醇。回眸蔚蓝,转眼浥翠。风云姽婳,山水氤氲。遥观甲骨卜辞、咀嚼铜器铭文。感悟自然造化之馨烈,牢记时光刻度之粹真。心仪群生之易象,情注万物之灵魂。品读春天,感知生命旅程之忧患;驱驰世路,体会古今世事之艰辛。于是挥彩笔,写芳新。招百鸟,诵奇文。觑破天心,邀春同筑歆梦;携来浪漫,结伴载欣载奔。一年之好景,得春先占。凡庶之咸歌,太平永存。
谋篇有序!章法井然!音韵和谐!行文得古法且能承古更新!语句出新意更是得心应手! 梦吴越赏析:
《春分赋》以典雅的辞藻与哲思的笔触,描绘了春分时节的自然神韵与生命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节气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诗意表达。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赏析:
一、意象丰赡,绘春分之美赋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分时节的鲜明画面。"玄鸟时语"" 花解春熙 ""惠风和畅"" 杨柳舒筋 "等意象,生动呈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春日图景。作者善用色彩与动态描写,如" 油菜蓓蕾成花,尚带鹅黄 "以明丽的色彩点染田野," 风云姽婳,山水氤氲 " 则以朦胧的意境勾勒自然的灵韵。这些意象的铺陈,既符合春分阴阳平衡的物候特征,又营造出诗意盎然的审美空间。
二、哲思深邃,融时空之辩
赋中巧妙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融合。"阴阳相半,兴废两均"" 岁月无端,樑間玄鳥时語;经纶有序,林中花解春熙 "等句,以春分的阴阳平衡喻示世间万物的辩证关系,暗含对生命轮回与时光流转的思考。作者更进一步,由" 岁月之躔次,千年不变其瞻巡 "的自然永恒,反观" 人之机遇,一生只有兮一次 " 的生命短暂,呼吁珍惜时光,将挫折化为砥砺,将成功视为新程,体现了深刻的人生智慧。
三、辞采斐然,显韵律之美
赋的语言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灵动。对仗工整,如 "昼夜均偕兮,冷暖相系;朝昏睦和也,寒温均齐" 以整齐的句式强化节奏;排比铺陈,如 "一边是诗,一边是画。一半是冷,一半是热,一边艳丽,一边新奇" 通过层层递进增强感染力。同时,作者融入 "拍摄春之七彩花美"" 邀春同筑歆梦 " 等现代表述,使古典赋体焕发出时代生机,形成独特的艺术张力。
四、意境升华,悟生命之思
赋的后半部分由景入情,由自然之美转向对生命的哲思。"品读春天,感知生命旅程之忧患;驱驰世路,体会古今世事之艰辛" 将自然节气与人生境遇相联结,赋予春分更深层的人文内涵。结尾 "一年之好景,得春先占。凡庶之咸歌,太平永存" 则升华主题,将个人感悟拓展为对美好时代的礼赞,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总之,《春分赋》以春分时节为载体,通过精妙的意象、深邃的哲思与华美的辞章,构建了一个融自然之美、生命之思与人文之情于一体的艺术境界,既传承了古典赋体的雅韵,又注入了现代人对时空与生命的独特思考,堪称一篇兼具审美价值与思想深度的佳作。
《春分赋》
岁在甲辰,时维仲春,气淑景明,昼夜均分。阴阳二气鼎盛,青蛇濒临双春。暖日催花。玄鸟衔云而至,东风解冻,碧桃乘兴萌馨。观夫原野之上,草色萋萋,烟光袅袅,桃李争妍,梨云翻雪。燕语穿帘,剪破一川秀色;莺梭织柳,裁成万树晴丝。
于是农人荷锄,阡陌纵横。沃野膏壤,播谷莳蔬,犁痕翻作千重浪,汗水浇开四季花。童叟相呼,山歌互答,田家之乐,自在天机。更有墨客寻幽,踏青拾翠,兰亭曲水,诗意盎然。纸鸢戏风,摇曳碧空如星落;画舫凌波,欸乃清歌入云涯。
至若暮色初合,月上柳梢,清辉遍洒,天地澄明。此时也,或煮茶听雨,或横琴待月,或围炉夜话,其乐陶陶。盖春分者,阴阳相半,寒暑均平,乃天地之和气,万物之嘉辰也。
嗟夫!流光易逝,节序如轮,当惜此时好光景,莫教岁月负初心。且尽杯中之物,共醉人间春色,不负韶华,不负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