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3

[百家争鸣] 浅谈以诗改词

[复制链接]

63

主题

129

回帖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96
发表于 2023-10-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诗改词古代已有先例,譬如苏轼就改编过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首诗为《水调歌头》,《听颖师弹琴》的原文如下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现在来看看苏轼改编后的《水调歌头》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是不是很熟悉呢不奇怪,在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前面有个序颇能说明苏轼改诗为词的原因,‘’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简了说就是有善琵琶的人向轼讨要歌词,轼便把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便给了善琵琶的人了。

      古人已然作了垂范,我们也无妨照着古人的方法改诗为词,简单点说就是先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然后再把一首自己喜欢且又比较能吻合原诗平仄的词牌稍加裁剪一下就可以了,譬如我自己改自己的诗为《南歌子》

原诗
晴野慰劳人,青畴入眼新。
惠风开锦绣,逵路洽芳春。
玉水莺歌起,厨乡村味珍。
从今忆余韵,山色总频频。

《南歌子》
旷野劳人
,青畴入眼新。繁开锦绣惠风亲,更得清馨逵路洽芳春。
玉水
莺歌起,厨乡席味珍。从今忆韵尽甘津,梦里多情山色总频频。

     这里无外就是改了几个字和添了几个字去适应词牌的平仄要求和句式要求,至于词中的对仗则可宽可严,短句的对仗相对要严一些,五言及五言以上的长句有时半对半不对也是可以的,
词中的对仗甚至好些时候是出于修辞上需要而呈现出对偶的形式,即便是格式上的要求也可灵活把握,譬如之前讲过的《浣溪沙》便能象近体律诗一样用偷春格、藏春格,平仄上也比近体诗要宽松得多,既可以上代平又可以入代平,押韵上也不避重韵,篇句中不避重字,语言可用些俚词俗语,语法上也可结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这些都是比近体诗要宽松得多的地方。还有一种办法是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再把一首比较能吻合这首歌曲腔调和风格的诗改为自度词,譬如我曾改过首律诗以徐小凤演唱的据李商隐的《相见难时别亦难》改编的歌曲《别亦难》之曲调自度,先看原诗

仓海诗廊有寄
仓海诗廊对铁山,行来遥望是台湾。
碑存故国三千泪,客剩秋心八万斑。
难掬鹤池荷已碧,安吟精舍血犹潸。
遗民愁色越双甲,花自飘零云自闲。

自度后

仓海诗廊对铁山,行来遥望是台湾。
碑存故国三千泪,客剩秋心八万斑。八万斑。
啊啊啊,望台湾,啊啊啊,
总潸潸,望尽东南不欲还。

难掬鹤池荷已碧,安吟精舍血犹潸。
遗民愁色越双甲,花自飘零云自闲。云自闲。
啊啊啊,望台湾,啊啊啊,
血犹潸,何日台湾得复还。

      自度以能唱为准则,至于个别平仄不必太认真,因为歌唱跟吟诵是不同的,就客家话来说,吟诵必然是四声分明的,但在歌唱的时候平仄有时是能改变的,譬如平声分阴阳,阳平声跟上声有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有上扬的特征,它们之间互相代换一下也是可以的,而入声也分阴阳,阴入很象平声,阳入则象去声,唱的时候不论阴入阳入一但拉长了腔调就都不象入声了,再加上客家话又有些是平声仄读和仄声平读的现象,这就为自度产生了更多的空间。


      有一些词牌原本就出自于诗,譬如《渔歌子》、《浣溪沙》、《画堂春》鹧鸪天之类,以诗改词的话就容易多了。总之,选诗改词比自己去原创宋词是省了许多力的,因为诗的立意、平仄、对仗、押韵等篇构已经确定了,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裁剪即可改成宋词,这就为初学宋词者拓开了一条多练习的道路,多练以后就容易熟悉,熟悉之后再创作起宋词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0-7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该作很有意思,或许是一种古典文艺与现代歌曲相结合的新方式尝试,尤其是“啊啊啊,望台湾,啊啊啊,血犹潸,何日台湾得复还”的抒情句式的增加。然而,“难掬鹤池荷已碧,安吟精舍血犹潸。 遗民愁色越双甲,花自飘零云自闲”的精雅与最后几句的完全现代歌词化在格调上不相协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0-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前一首改作风格上更加接近原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29

回帖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9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8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3-10-7 22:17
先生的该作很有意思,或许是一种古典文艺与现代歌曲相结合的新方式尝试,尤其是“啊啊啊,望台湾,啊啊啊, ...

先生说得对

这首是为了唱诗而添,因为古典诗不太好唱,要吻合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之曲调则必然要添加,诗本身则是一字不改,所以其本质上并不是词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8 07: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