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4

[作品赏析] 读诗不能随意把诗给读死了

[复制链接]

63

主题

129

回帖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96
发表于 2023-10-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仁德先生的如何摆脱“装配式”写作一文,作者所说的“装配式”写作大抵是想要批评意象堆砌的毛病,但从所引之诗例便似有未通之处,首先审题,题是平安夜迎春,这里的平安夜是冬末,换句话来说也即是春将至未至之时,迎是接意,所谓不将不迎,将即是甫始之意,春是春天,迎春也即是接即将到来的春天,哪么,题意便清楚了,平安夜里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如何围绕着这平安夜里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便也就各有各的技法了,既是春天还没有到来,当然便不是都必须实描其景而尽可展开联想、想象而作。

桃花蕊尚孤,--------这句是实写,中国之大,物候之变亦大,桃花之蕊在冬末的南方尚孤根本就不成问题,暖冬之时甚至有桃李梅一齐零星开放的现象,这点我见过,我也载种有桃李梅。

柳絮有还无。----所谓有还无便是心中有眼前无,这句是有联想之意的,柳絮是春夏之交才有的,不过,既是这平安夜里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联想一下柳絮应是还在扣题。

芳草春来绿,开帘听鹧鸪。----展开想象,春天即将到来了,春天来了,芳草就绿了,鹧鸪也快回来鸣唱了,到时就掀开帘子听鹧鸪鸣唱吧。

综上,这首诗并不是在堆砌意象而是在扣题展开联想与想象而作,所谓诗有内外意,这首的诗外之意是表达了以欢欣的心情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

我们读诗不能随意把诗给读死了,除了上面的那首外举例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来说,如果只读诗句的话,很多人大抵会认为这不过就是一首写景诗,但是,我们是必须认真先去审视题意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有其写作背景的,结合这写作背景来审视的话,这便是一首劝人之诗,也就是说杨万里通过对西湖六月景象的描写在劝告林子方还是留在皇帝身边比较好、比较有前途,这也是诗外之意。换句话来说,首先要大体上领会了作者的意图、诗意、技法等才能去评判一首诗是否在堆砌意象或者说是否在“装配式”写作。

陈仁德先生的如何摆脱“装配式”写作一文所涉甚多,不过这里想说明的只是其中之一,余不赘。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0-5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有其写作背景的,结合这写作背景来审视的话,这便是一首劝人之诗,也就是说杨万里通过对西湖六月景象的描写在劝告林子方还是留在皇帝身边比较好、比较有前途,这也是诗外之意。”——很多人难以理解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言外之意,是因为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不甚了解。“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说在太阳底下的荷花显得更有精神,更好看,“日”当然是暗指皇帝了。当然也可以从现代意义上来解读出意趣,就是说“有温暖的地方才有生活的美好和意义”,这或许是古诗词的现代诠释的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0-5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蕊尚孤,
柳絮有还无。
芳草春来绿,
开帘听鹧鸪。
这样的五绝写得不错,很扣题意,流露出春天将临的喜悦之感。乃是典型的融情入景。五绝虽短小,但是非常适宜写很有意趣的诗作,诗语看似简单,却能容纳较深的意趣,写得好的话,很耐人寻味。愚有一首五绝,请先生批评指教:
                            山房
              不扰经幡动,老僧独向台。
              门前一池水,种得睡莲开。
      (注:禅门之事,于今于时当作形而上虚化之说。然世事乖桀,各业跻身亦可言如禅门修习。于心则应不为所扰,独参精纯,方能有所成。学人为学,万不可互为指摘褒贬,促狭如小家之妇,有悖于道也。于兹为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29

回帖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9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6 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3-10-5 23:18
桃花蕊尚孤,
柳絮有还无。
芳草春来绿,

先生之诗有禅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29

回帖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9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6 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3-10-5 23:1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有其写作背景的,结合这写作背景来审视的话,这便是一首劝人之诗,也就是说 ...

“有温暖的地方才有生活的美好和意义”,妙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8 07: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