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朱梅香 于 2023-7-30 17:25 编辑
巴山林海好居家
赏析韩景明先生〔南南吕•一剪梅〕巴山林海小景
朱梅香(江西)
走进巴山林海,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一股清新的空气立刻扑面而来,象是欢迎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仔细闻一闻,那新鲜的空气中散发着松脂的清香,隐约还流露出森林特有的气味,那是一种淡淡的令人神清气爽的甜味。如果能爬到树枝上,你一定会做个美丽的绿色的梦。我们再来看看韩景明老师是怎样描写巴山林海的。
〔南南吕•一剪梅〕巴山林海小景
作者/ 韩景明(陕西)
水绕山环鸟语哗,岭下枇杷,岭上云茶。丛林深处是谁家,圈饲猪娃,散养鸡鸭。
藤蔓无声到处爬,东挂黄瓜,西挂香瓜。山童戏水乐无涯,抓了鱼虾,跑了牛娃。
首句:“水绕山环鸟语哗,”开篇作者向我们展现一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画面,引人入胜赏心悦目。是的,山因景而丰满,水因山而灵动,有山有水才是洞天福地,有取之不竭的财富,享之不尽的福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有句俗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繁衍生息,哺育一代又一代。
“岭下枇杷,”一树枇杷一树金,多么诱人,那酸酸甜甜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爱不释手。农民伯伯轻轻装筐,快快上市,纯绿色食品,价廉物美,一声声吆喝着,吸引顾客蜂拥而至,顿时箩空钱堆,是多么惬意开怀乘兴而归。
“岭上云茶。”仰望云端,层层梯田绿油油一片,清新欲滴云雾缭绕鸟鹊穿梭。仿佛看到谷雨时节,姑娘嫂子,含羞浅笑,唱着山歌,挥动纤纤玉手采摘着鲜嫩带露新茶的场景,多么靓丽的风景线惹人浮想联翩似梦似幻。
“丛林深处是谁家”,读到这句,不由自主想起杜牧:白云生处有人家之诗句。白云蒸蒸,炊烟袅袅,清泉石上流,返璞欲归真的世外桃源之感。那份静谧,那份纯朴,那份自然,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不问是谁家,很多事情简单就快乐,知足就幸福,不用追根究底,我们只是匆匆过客而以。
“圈饲猪娃,散养鸡鸭。”作者情思缜密,笔意连贯,有家就要有猪嚎鸡叫,鸭跑犬追的氛围,就要有烟火味接地气。农民伯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悠然自得。没有城市的快节奏,没有空气的污染,清心自在乐在其中。
“藤蔓无声到处爬,东挂黄瓜,西挂香瓜。”作者疏密有致,曲直结合。从远景到近物,由动物到植物,形象逼真,活色生香。用动态的笔法,将藤蔓写得活泼可爱犹如童孩,爬杆越墙舒展身心。东边黄瓜随风起舞,西边香瓜枕地看戏,蜂蝶也来凑趣,不亦乐乎,真是快乐的大本营。
“山童戏水乐无涯,抓了鱼虾,跑了牛娃。”作者就象个熟练的摄影师,不停的更换镜头,调整角度,让读者目不暇接,惊叹不已。山童是山水的天使,他们一出现,整个山林有了生气,有了活力,有了趣味,他们就是动漫播放,吸人眼球。阳光见之含笑;白云见之遮阴;溪水见之拥抱,他们是大自然的宠儿,一下子戏水,一下子捞虾,一下子捉鱼,一身泥巴一身汗,牛娃跑了都不知,这就是儿童,单纯幼稚,天真活泼,顾头不顾尾。那张张娇嫩的笑脸;那声声甜脆的欢语;那步步跳跃的野姿,让你乐不思蜀,流连忘返,更会感染读者,触景生情,回忆童年美好而难忘的时光,产生共鸣共识。
一首好的作品之所以能感人,就是它能唤起读者情感的共鸣。韩景明老师这首曲作,是《林海情》征稿的一个剪影,全国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林海,韩老师走真挚朴素之路,把所见所闻用白描手法,原汁原味摆到读者眼前,不做任何装饰,不做任何讲解,不做任何抒情。让读者看图写话,领悟多少看缘分。通过吟诵韩景明老师〔南南吕•一剪梅〕巴山林海小景之曲,总结以下几点写作方法。
一、行云流水
整首曲作自然流畅琅琅上口,没有华字彩句的堆砌;没有成语典古的应用;没有陈词滥调的说教。只是平铺直叙;只是照葫画瓢;只是风景搬运。如盐入水不着痕迹品之尝之方知妙不可言。
二、曲味浓郁
用圈饲、散养、爬、挂、抓等动词俗语,修辞手法普通却收到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效果,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平凡之方,却体现了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作曲理念。犹如学道之人,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修到一定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待修到最高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道法自然,返璞归真才是美的最好的诠释。
三、风格迥异
文似看山喜不平,填词制曲,不说前人说过的话,不走古人走过的路,有新意,有勇于开拓奋发向上的精神,手法变化无穷,景象万千呈现,以小见大,以局限反映全面,以现实歌颂时代。
韩景明老师几十年的创作生涯,运笔如风思路明晰,手法别致脉络贯通,曲语流畅气韵和谐。韩老师在《中华散曲》担任编辑,作风严谨极端负责。对云片飞来的稿件用心审阅精益求精,不放过一篇好作品。有时因作品题材好意境佳,但有个别字出韵违律,不辞电告作者,微信改正。韩老师这种一丝不苟尽职尽责为弘扬国粹传承,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牺牲休息时间,无偿为散曲事业服务,值得我们学习崇敬。韩老师这首〔南南吕•一剪梅〕巴山林海小景之曲,实乃精品力作,写得流畅欢快,气韵悠扬,真想去巴山林海安家落户,以饱赏自然秀丽风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