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段维:选评曾凡荣诗词十首
家乡沙潮湖 其一 一湖碧水荡清荷,两岸垂杨映翠波。 莫怪南云牵鹭舞,炊烟向晚唱情歌。
其二 湖光潋滟接天浮,十里荷花映碧流。 最喜清风明月夜,扁舟载酒鸟儿洲。
段维点评: 第一首七绝,首联以对仗形式写出了沙潮湖的美丽环境,第三句就看到或者想象到的“南云牵鹭舞”景致,与“炊烟向晚唱情歌”的拟人结句之间构成因果关系,构思可谓至为用心。第二首的笔法与第一首类似。不同的是第一首的三四句用了否定词“莫怪”构成因果复句,第二首的三四句则是用了肯定词“最喜”构成十字格式的陈述句。
寄趣园 湖岸荔红枝,风盈树绽诗。 庭廊吟古意,寄趣院中时。
段维点评: 这首五绝很有诗情画意,是一种大写意的笔法。首句“荔红枝”是不是“荔枝红”的倒装呢?读来略显生硬。
秋山溪 尽染溪林色,山童闹更空。 桥低流水架,细语是秋虫。
段维点评: 首句如果不出现“溪”字或许更佳,比如作“尽染枫林色”;第二句借用“鸟鸣山更幽”的笔法,可取;第三句的“低”字还可烹炼,比如用“亲”字,即现在流行的亲水之物也;结句若是与第三句关联一下则更出效果。
长青诗酒会挂牌有感 多年海上行,无视暮云横。 诗酒长青汇,湾区大浪生。 汉王风醉客,高士韵含情。 人世义何在,余霞有颂声。
段维点评: 能将一个诗社的挂牌写出高情雅致很不容易。颔联嵌名无痕,颈联豪迈超逸,尾联意在言外。只是不知“汉王”与主题有何关系,略觉费解。
题锁心桥 沅江边上锁心桥,满目琳琅铁锁摇。 若是人心能锁住,情书千古照天烧。
段维点评: 三四句“若是人心能锁住,情书千古照天烧”最是出彩,其假设句式即说明人心是难以锁住的,这就是爱情的宿命吧!首句“锁心”二字可换,此乃避题之谓也。
闲 适 悠山闲水两相望,品酒禅茶韵绕梁。 随手翻翻黄老页,由心写写嫩诗章。 竹林名士音寥远,菊径仙人墨露香。 穷富败成浑莫问,凭栏无意看斜阳。
段维点评: 首联就题直起,为全诗定调;颔联“随手翻翻黄老页,由心写写嫩诗章”最是可爱,有灵气;颈联化典以深化主题,然对仗欠工;尾联以“凭栏无意看斜阳”注释“穷富败成浑莫问”,蕴藉有味。
咏王导 晋祚移吴辅睿成,君臣天下史家惊。 新亭止泣经纶手,笑脸迎人楚地声。 愦愦遗言怀麈尾,恢恢网漏释凡情。 还思霸业千年事,百姓安宁是御衡。
段维点评: 写历史人物当然首选其历史功绩,首联即进入对人物的评价;中二联借典或化典说事;尾联就题发感“还思霸业千年事,百姓安宁是御衡”,体现了诗人的民本思想。全诗章法井然,然直接议论偏多,可参鉴宋人借写景而阐其理之手法,如东坡《题西林壁》,或如晦庵《观书有感》也。
江城子·记梦 武陵夜色晚风清。酒初酲,月三更。隐约相携,苇岸踏新青。何处游来双白鹭,频回首,见人惊。 手柔娇玉指沙汀。泪含情,目光横。无语迟迟,气息摄魂灵。欲待梦松寻问处,人不见,叹三声。
段维点评: 以记梦之形式怀人,其实是一种曲笔,以表不宜直言之情。上阕写相携夜游之景,迷离动人。下阕则转到写相携之人的情态,或许是因为某种意见不合而争吵过,故而“泪含情,目光横”;而自己或许理亏或心虚罢,于是才有“无语迟迟,气息摄魂灵”。尾结读后亦与作者相同:“人不见,叹三声”。不管作者是写实还是拟古,全词都显得摇曳多姿,戳人柔软。
八声甘州·二十大会后作 万里江山一片蓝天,天下斧镰红。擘画经纶策,层云尽散,旭日彤彤。凝血十年薪胆,笑看雨兼风。傲视苍穹处,千万英雄。 赶考扬尘路上,记取红船誓,棹桨情浓。踏遍山河壮,气势贯长虹。二十大、初心依旧,两百年、奋力挽雕弓。民心向、中华峰顶,一统青葱。
段维点评: 时政题材写得基本上没有干体味,殊为难得也。上阕写当下胜景,下阕转入回忆,写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征程,尾结展现了民众的愿景。全词章法结构不复杂,表达的意思也很明了,之所以没有口号化或概念化弊端,主要得益于作者不俗的语言表达功力。需要讨论的是首句“万里江山一片蓝天”的句读问题。一般是“一七”句式,以领字领起后七字。即便如叶梦得的“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其实是采用了逆笔,即句子前后倒序。我们填词恐怕还是遵谱为宜。另外也许是为了平仄需要,将党旗上的“锤镰”写成了“斧镰”。当然,最早的党旗上的确借鉴过苏俄的斧镰图案,但不久就改成了锤镰,且一直沿用至今,故而还是用“锤镰”为好。这是不少作者容易疏忽之处,故特借此指出为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