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魏晋诗歌意识觉醒以来,诗便以文雅取胜,不论何种体裁、何种风格、何种题材的诗歌都会力求辞采,以期能吟能咏,能辞达其意。即便是使用白描手法作诗,也会精心锤炼字词,使其白而不俗。
譬如著名的唐诗绝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来通俗如白话,却是字字精炼。一“依”、一“入”便描绘出壮阔雄丽之景;一“欲”、一“更”便道出世间真理!若非锤炼辞句,岂能成就千古绝唱!
但唐代却有一诗人作诗偏偏不修辞采,反而尽用俗语、俚语、民间白话口语入诗,所作之诗也通俗浅白、无意境无韵味,一向被“阳春白雪”的正统文人视为“下里巴人”!这位诗人便是唐代诗僧王梵志。
下面这首诗便是王梵志的代表诗作之一,通篇白话口语,却写尽世间人情冷暖:
"
吾富有钱时
唐·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
王梵志这首诗所写是慨叹世间人情冷暖。前十句是描绘拥有钱财时,妻子儿女殷勤热情,体贴入微,甚至颇有媚态。如“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等等逢迎之态。而从“邂逅暂时贫”句则蓦然转至陷入贫穷时,妻子儿女们则脸色难看,再无之前的殷勤热情。结尾四句以劝诫之语道出“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人都有贫穷时,但也还有富贵的机会,如果只顾图财不顾及人情,将来会有报应的!
王梵志本是僧人,其诗多用白话俗语,以说理劝诫为主,这首《吾富有钱时》便是典型之作。通篇都不修辞采,不炼辞句,无意渲染,仅仅驾驭民间口语,于自然朴素之间道出莫要嫌贫爱富的事理,劝诫世人要重人情轻财物。
王梵志的诗虽通俗易懂,也有劝诫之功,但却被自诩“阳春白雪”的正统文人视为“下里巴人”,难入大雅之堂。实际上,王梵志以俗语作诗的手法开唐诗之先河,开创了唐代的通俗诗派,唐代很多有见识的诗人都曾受其影响,譬如白居易、元稹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