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2

《宋词三百首》赏析- 143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65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3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词三百首》赏析- 143
南柯子·忆旧
作者/仲殊〔宋代〕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署,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译文
  青山连绵不断,潮水褪去路上还带着泥沙。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好像在哀怨时光易逝。又是天各一方的凄凉日子,我远在海角天涯。
  秋凉的夜露消除残暑的余热,拂晓的徐徐清风吹散朝霞。站在绿杨堤畔询问那池中荷花:你可还记得,去年在此买酒的我吗?
  注释
  潮平:潮退。怨年华:叹年光易逝。白露:露水。收:消除。残月:一作“残署”,即余热。散:送。年时沽酒:去年买酒。那人家:那个人么?指作者自己。家在此处是语尾助词。
  赏析
  词通篇写景,又抒发了词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之情。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有声有色地表现了江南的夏季景色。全词清新雅洁,优美柔和,饶有意味。
  上片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首二句便直接铺叙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画境。“十里青山远”是远望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看之景。词人的视线由远望回到近看,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的具体环境。第三句由写所见过渡到所闻。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听见“数声啼鸟”,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莺歌燕舞、美景如画的赏心乐事了,但对感触颇多,凡心未尽的词人来说,未免是一种凄凉了。这是词人长期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厌倦情绪的一种自然反映。
 下片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白露”既指秋凉的夜露,又表明了节候。“清风”句紧承前句强调白昼的结束。这两句紧承“啼鸟怨年华”的命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时间推移的进程。“绿杨”句承前写景。杨柳堤岸,浓荫密处,微风过后,荷香飘拂,那荷花又大又丽,正撩人情思。站在荷塘边,词人突然想起来了,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于是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这一问颇含韵致,逸趣横生,耐人品味。  
 全词从时空两方面构思,写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词作设色明艳,对比和谐,色彩艳丽,美感很强。
  创作背景
  词作者是一位僧人,据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妻子对他极为不满,甚至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从此,心灰意冷,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这首词便是他出家为僧后所作,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写照。
  作者简介
  仲殊,北宋僧人、词人。生卒年不详。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后自缢而死。

  (备注:原稿来自于古诗文网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赏析。为了手机阅读方便,在不影响准确理解原作品和完整精要对原作进行品赏的基础上,我对原文稿做了大幅度的压缩;此外,对原作字、词、句理解上不一致时,本人在压缩、整理过程中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个人认为,这样整理后的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语言精炼、理解准确、赏析兼备,更主要的是能手机展开,阅读方便。可以说虽算不上精品,但网上不会搜索到第二。希望能给热爱诗词文化的初学者提供点帮助,这便是我不辞辛苦,坚持整理的初衷。图片来自网络。)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65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65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彦儒 发表于 2023-2-3 07:53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4 14: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