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2

《唐诗三百首》赏析- 138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65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诗三百首》赏析- 138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作者/崔涂〔唐代〕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译文
  三巴的道路多么迢远,我走在万里艰危的征程。
  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人。
  离开亲人们已越来越远,和僮仆的感情分外加深。
  哪堪漂泊在天涯,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注释
  迢递:遥远貌。三巴:在今四川东部。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转于:反与。僮仆:随行小奴。明日:指新年。岁华:岁月,年华。
  赏析
  此诗抒写诗人避乱巴蜀适逢除夕之夜之感怀。全诗核心是一个“悲”字。
 首联,写离乡之遥远和旅途之艰辛:感叹三巴道路的迢远,感叹与故乡的万里相隔。诗人只身流离万里之外,举目无亲,生活艰辛,生命危险,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迢递”“羁危”用字精炼而准确,让人顿感起笔之突兀。同时,“三巴路”“万里身”又显得气象宏大,真可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动地反映出巴蜀的山川形势。  
 颔联,具体描绘异乡除夜之凄凉。住所外面,是覆盖着残雪的乱山;屋里,孤零零的一支蜡烛陪伴着诗人。“乱山”“残雪”既写旅居环境,也在烘托诗人除夕之夜纷乱、凄凉的心清。“乱”“残”二字匠心运筹。“孤烛”二字极具表现力,往年过除夕,合家团聚,如今过除夕,独处异乡,论相伴者,只有无言的蜡烛,而蜡烛又是孤独一支,“孤烛”照孤客,孤客对“孤烛”,物态人情,相互映衬,有力地揭示出诗人孤苦的心境。读来令人心碎。
 颈联,真切地写出了久别家乡之人常有的亲疏情感。文字虽直朴,道情却细腻曲折。在家时,有骨肉相伴;如今飘泊在外,远离了亲人,故而对于身边朝夕相处的僮仆才倍感亲近。对僮仆感情的转变,暗中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诗人用笔巧妙,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处发出一片浩叹。  
 尾联,归结题旨,言不堪在这飘泊的生涯里过此除夕,寄希望于新年,祈祷不再漂泊流离。这种结尾统摄了全篇的情感,把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诸多纷杂的心绪归为“那堪”二字,以强化之,又用“明日岁华新”把这些思绪框定在“除夜”,意境鲜明,结构严谨。句中的“明日”紧扣题中的“除夜”二字,于篇末点题,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全诗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平实处涌动真情,意境苍凉,语言工丽,感情真挚,刻画细腻,情韵幽绝,感人至深。“乱山”一联堪称佳句,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崔涂,唐末诗人生卒年不详善音律,尤善长笛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怀》。

  (备注:原稿来自于古诗文网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赏析。为了手机阅读方便,在不影响准确理解原作品和完整精要对原作进行品赏的基础上,我对原文稿做了大幅度的压缩;此外,对原作字、词、句理解上不一致时,本人在压缩、整理过程中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个人认为,这样整理后的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语言精炼、理解准确、赏析兼备,更主要的是能手机展开,阅读方便。可以说虽算不上精品,但网上不会搜索到第二。希望能给热爱诗词文化的初学者提供点帮助,这便是我不辞辛苦,坚持整理的初衷。图片来自网络。)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65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65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7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彦儒 发表于 2023-1-23 08:41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4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