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念一水间 碧水长桥暮色收,斜晖尽处望西州。
风携旧燕天边语,墨染浓词月下惆。
醉里春深别几度,村前鬓老钓三秋。 闲花枉却胭脂泪,落入江心点点愁。
编者评赞道: 遣词造句凝练,深得七律章法,“闲花枉却胭脂泪,落入江心点点愁。”一结乃出彩之句!尽管第五句三仄尾,但无关大局,瑕不掩瑜!
此诗透出一缕凄清,一丝惆怅。“望西州”,用了个令人生怜的典故,讲的是西晋谢安之甥羊昙“知名士,为安所重”,谢安薨(死)后,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免伤心也。然一次大醉,“不觉至州门”“恸哭而去”。后人以此表哀伤,悼亡人,写作“咽羊昙”。这里诗人于“斜晖尽处望西州”,可能亦有此意也。所以“闲花枉却胭脂泪,落入江心点点愁”也就分外动人,诚为出彩之句。但通篇看来,此作却并非精工佳构。诗固然不是生活写照,然“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王国维),再者,诗中时是“三秋”而题是“春念”,究竟所写何时?“墨染浓词”又是何意象?诗中有三仄尾,虽然并非大伤,然终是一疵,编辑犹赞曰“深得七律章法”,实在失之宽矣。
附《晋书·谢安传》: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告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后将羊昙醉后过西州恸哭而去的事用为感旧兴悲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