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赏析- 136 灞上秋居 作者/马戴〔唐代〕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译文 灞原上已经风停雨定,傍晚时只见雁行频频。 异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寂静的空园白露滴滴,隔壁野僧是我的近邻。 寄居郊外柴门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注释 灞(bà)上:古代地名,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郊扉:郊居。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鉴赏 此诗写作者客居灞上秋来寂寞,情景萧瑟,进身渺茫的感受。 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悲凄况味;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之情。 全诗意境浑厚,情景交融,写景,均为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生动地写出了古代文人为功名而挣扎的不堪情状,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灞上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作者进身无门,困居于此,有感于秋节变换,身世落寞,作此诗慰藉愁情。 作者简介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备注:原稿来自于古诗文网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赏析。为了手机阅读方便,在不影响准确理解原作品和完整精要对原作进行品赏的基础上,我对原文稿做了大幅度的压缩;此外,对原作字、词、句理解上不一致时,本人在压缩、整理过程中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个人认为,这样整理后的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语言精炼、理解准确、赏析兼备,更主要的是能手机展开,阅读方便。可以说虽算不上精品,但网上不会搜索到第二。希望能给热爱诗词文化的初学者提供点帮助,这便是我不辞辛苦,坚持整理的初衷。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