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1

《唐诗三百首》赏析- 105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65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10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诗三百首》赏析- 105
北青萝
作者/李商隐〔唐代〕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译文
  西边残阳已经落入崦嵫山岭我去探访一位独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
  只见风吹落叶不知人在何处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不知走了几重。
  黄昏才见到他在茅屋中独自敲磬诵经经后闲适的靠着一枝青藤与我交谈。
  我想大千世界俱是微尘,既然一切皆空我又何言爱憎?
  注释
  北青萝:山名,在王屋山中。崦(yān): 山名,在甘肃。初夜:黄昏。宁:为什么。
  鉴赏
  这是一首访僧之作。诗人通过体味山中疏淡清丽的景色,孤僧恬静闲适的生活,领悟到了“大千世界,全在微尘”的佛家境界。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
  首联写寻访僧人之事。时当红日西沉山谷,诗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屋中的僧人。“茅屋”写出僧人居处的简朴,“孤僧”写出僧人的不厌孤独。而诗人此时正逢生活清苦、亲朋离散的艰难岁月,他寻访这样一位清苦而孤居的僧人,显然是要从对方身上获得启示,以解除自身的苦恼。清苦人寻清苦地,孤独客访孤独僧,俗与佛已有了精神交流的契机。
  颔联写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时当深秋,满山林木飘下纷纷的黄叶,诗人要找的那位孤僧,却不知住在哪里。“人何在”使人联想到诗人于山林间四处张望的神态诗人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已不知走了几重。山路入云,已见其高“路几层”不仅写出僧人的高居尘上,也写出诗人不畏辛劳和艰险、—心追寻禅理的热切之举。此联写景而兼记行踪,景中暗含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言筒意丰,蕴藏极富,堪称妙笔。
  颈联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独敲初夜磐,闲倚一枝藤。”“初夜”与首句“残阳”相关照,写出到达茅屋的时间。“独”与次句的“孤”相呼应,因为是“孤僧”,所以独自敲磐。虽只身独处,而未怠佛事,可见其对佛的虔诚。待到僧人佛事已毕,诗人走进茅屋,与之交谈,对交谈的情状仅用“闲倚一枝藤”五个字概括,却内蕴丰富。难得的是僧人那份“闲”态,居清贫而安闲自如,从容不迫。
  尾联写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佛教认为大千世界全在微尘之中,人也不过就是微尘而已。诗人领悟了这个道理,表示今后不再纠缠爱憎,众心净虑,以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65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0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5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