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2

《唐诗三百首》赏析- 69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86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7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诗三百首》赏析- 69
陇西行四首·其二
作者/陈陶〔唐代〕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译文
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着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可怜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春闺梦里思念的人。
注释
貂锦: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无定河:在陕西北部。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匈奴:指西北边境部族。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诗构虚实相对,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后二句,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为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作者简介
陈陶(812885),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当是今福建南平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86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7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7万

回帖

15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786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彦儒 发表于 2022-8-27 06:59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5 08: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