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怀旧 作者/范仲淹〔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 云天蓝碧,黄叶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际。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高楼时不要独倚。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为相思的眼泪。 注释 苏幕遮:词牌名。芳草:暗指故乡。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追旅思(sī):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乡思词。其特点: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在此统一谐和,美不胜收。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画笔难描,不同凡响。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首二句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与“旅思”意思相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两词连用意在强调。三、四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明月”句写夜间因思旅之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写到此,郁积的乡思旅愁达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限的回味和想象空间。 创作背景 词作于范在西北边塞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之军事。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政治家、文学家。范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范苦读及第,多地履职,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