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冯延巳〔五代〕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译文
几天来,他像流云飘哪了?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
泪眼倚楼不断独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
注释
行云:借指行踪无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不道:不觉。
鉴赏
该词写闺怨。
上片以飘荡不归的行云比浪子。“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这三句表现出对情郎的惦念。“行云”喻四处游荡的情郎,非常形象贴切。“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春将暮”字面上指春光将尽,暗含女子的美好年华将逝。“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百草千花”,用辞双关,暗指那些招蜂引蝶的女人,颇带鄙薄意识。“香车”,代丈夫的行踪,意指丈夫在谁处冶游。这样写,既切合女主人公倚楼眺望的情景,又形象鲜明,情思宛转,耐人寻味。
下片写闺中少妇的孤独与凄苦:她眼含泪水,倚楼独立,如痴如呆,念念叨叨。“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纵行放荡,倍感悲伤。“双燕”句是她的询问,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夫君?这一问,女主人公那种伤心欲狂的精神状态清晰可见。“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既然他不归,又那般惦念着他,那么便到梦里将他寻觅吧,但梦却那般悠长,令她茫然而不得寻觅。最后两句写得千回百转,情意缠绵,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与痴情。
此词连用三问:“几日行云何处去?”“香车系在谁家树?”“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层层加码,将女主人公濒近绝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作者以轻灵缥缈之笔写朦胧梦境,怨而不怒,蕴藉深婉,可谓别开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