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文学笔调 形散意聚,基本概括了散文文体的版图与边界。一个散字,把其文学范围进行了风烟弥散和水乳渗透。凸显了散文经过文学兼容之后,它的触角已经广泛伸延,文学形式繁华纷呈,宽泛多样。作者的笔调可以自由进入情感奔放、风韵荡然、无界潇洒和无为而治的创作境地。它在核心价值和基本形态的护航下,踵事增华,推陈出新。使其文学态势更加具有合理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其广博充沛的生命力量,飘逸纵横,跨过类丛的创作技巧,以及辽阔的艺术境界,已经并立于文学的巅峰。 一、一个文学体裁的大家族 在中国广泛的文化背景中,文学体裁也是形象杂驳,款式多样。有人认为,散文是一种开放性、包容性文学,无壁垒障碍。能在诗歌、小说、戏曲、以至报告文学、骈体文学类丛中游弋甄别,从中去粗取精,精为我用。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现代西方,散文都具有极相一致的文学兼并和文学包容。其笔调在任由往返的过程中,便捷地攫取各种文体的语法技巧,架起一条通道,进行资源整合,汰旧衍新,形成自已的文学姿态。其具有小说述事,诗歌朗情,骈体文、格律诗画龙点睛的文学内涵。使语言重则天雷堕来,掷地有声,轻则云影飘柔,美从中生。散文整合大家族文体,并不等于照抄。而是将各种文学进行酵解,从中聚其精要而脱颖而出,成为甘洌清纯,畅心朗口的自我文风,弃类成体。这就象高粱加水不是酒,更不会醉人一样,只有通过酝酿蒸馏后,高粱才能进入酒的行列。 二、一个具有自身规律的文体 散文有自已的大体和一定的法度。它是在兼容、嫁接、开放的过程中,在不脱离逻辑哲学的认识基础上解放出来,从量化到质变,产生质的飞跃,形成的一种新的文体。散文的基本笔调是崇尚文学的真实品格,反对虚构。通过直面社会生活和人事人物,在求真写意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性灵、气质、情感。让线条曲美的事物语言,始终保持在我的认识基础上,让读者感知大千世界有我存在。散文的笔调,着重在于把作者的自我思想,社会良知,人格因素注入作品之中,使真实的事物语言化后,产生文学的生命力和社会的影响力。从而使散文的特质拟定,并与其它文体分舍坐庭,形成了一个个性张扬,风格独特的文体规律。至于散文的文体还存在一些边界争议,可待诤词厘定。但其核心要素是笔调,及述事的风格,求实的底线。鲁迅的过客、余光中的听雨,都是以先声夺人的笔调,搁在散文的巅峰。 三、一个笔调与文采并重的文体 人们通常用文采飞扬来形容散文的语言特质,应该说美化是散文力求达到的境界。过度平铺,缺乏爽口之词,将失去朗读吸引。如果在写真透意的基础上,能用文学夸张和有限丽质点缀篇章,而不是堆砌,则是对散文艺术最好的诠释。文采与笔调的切入,是散文的生命线,也是之中要素。笔调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辐射光芒,通过趣味清新,言辞活泼的文采张扬后,可以厘定正确地行为趋向,激活社会生活的潜动力和生命力。藉此透达社会生活的真善美,驱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 把真实的品格,阐述的思想切入笔端,通过文采有机溶整合后,爆发出来的一种文学态势,这就是我认识的散文笔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