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过往】 红云簇拥掩山门,怕逢春,又逢春。 满目青葱,风袅旧时痕。 重到木桥泉落处,一叶叶,一声声,欲断魂。
断魂,断魂,忆纷纷。素罗裙,粉淡匀。 紫陌约会,倚高树,刻下天真。 辩认曾经,故纸落灰尘。 若是相逢因久别,今日事,那年心,更惜珍。
总这样被人问:怎么看不到你发愁。
不是不发愁,只是发愁的时候都关着门,不想让身边的人发现,因为有些事儿,能解决的只有自己。若是别人能帮着解决的事儿,其实也就不用发愁了。
发愁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一盏灯,以前是一枝笔,现在是一台电脑,然后再加一杯苦荞茶,就这样,坐到更深。当睡意来时,那么最后要做的事,就是打开音乐,听点轻音乐,一些老歌新曲。
曾经一度迷上了‘神秘园’的曲子,他们的音乐溶合了爱尔兰空灵飘渺的乐风以及挪威民族音乐及古典音乐,乐曲恬静深远,自然流畅,使人不知不觉便已溶入其中,特别适合下雨天,坐在窗前,看着窗前吐芳的花草时听,当然也适合睡前听。
曾被人追问过,如何解忧,我说,肯定不是杜康,要么看书,要么听音乐。这是我解闷,解愁的方法。
因为诸多原因,表面不能呈现的东西,就放逐在笔底,这也就有了我诗词里写情感时,满满的都是浅浅的沉郁。这当然不是悲伤,是另一种释放。
写下这首《江城梅花引》的时候,是这几天又重听着〈过往〉这首歌,恰好又是春日里,胡思乱想,在所难免。与矫情无关,但一定是与过往有关。
前日里与玩伴去郊游,到了目的地,我又与她们脱离开了。每个人对风物的喜欢与欣赏角度不同,那么所表现的意识行态也就完全不一样。玩伴们不停的拍照,似乎要扭着青春不放手,而我自由自的剪一片闲逸时光,素衣风尘的行走,就是简单的行走。
穿过一条古老的巷子,走在两边长满青苔长长的回廊,联想着之前进山寨时看到景区简介的内容,就想着,在这条深巷里曾有过的鲜衣怒马的少年,他们在这陌上花开的季节,恬淡的生活着,享受着父辈辛苦打下的江山,风情了山水与巷陌,还有锦瑟华年。
带着自我的遐想,走到一排又一排古木房子的里面,来到一个天井前,一阵风来,落红无数,令我想起许多首古诗词,在这透着唐诗宋词的古雅景观前,我情不自禁地仰面,去细嗅光阴的味道。
房子目前明显是有人居住的,我相当羡慕。天井的四壁依然是爬满了青苔,葱绿得甚是好看,它的存在,感染了春风,还有徜徉在春风里的人,于是多情的不仅是它,还有看它的人,就这样,闲云碎步,我徘徊着。这份闲适的亲切与美丽,在我心里搁置了好久,这时悄然复苏。
记忆中,故乡原来也有类似于这样的天井祖宅子,就那么在村子中央空着。出进于老宅子的时光那时是可以随意浪费的,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虚度,因为不懂得,所以不珍惜。
当某一天,族里老一辈的人相续走了之后,新一辈人的追求着高档次,新潮,水泥结构,那个古香古色的老宅子也就不复存在。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后悔过,但此时的我,却是非常想念从前它的样子。
清明节的时候,阿姐发来了家族祭祖的相片,那个取代老宅子座落在那块地基上的新房子,的确比较豪,也光鲜得紧,可是我看到相片之后,心里还真不是个味儿,老想那木柱雕梁,想那些小时候怎么也爬不上去的高大板凳,想那口爬满青苔的天井,和它在雨天里不断回响着的滴答滴答声 。
喜欢那种门扉半掩的院墙上爬满绿叶,还有门前梧桐树叶下穿来穿去的画眉鸟儿。打来井水煮的茶,有质朴清甜的味道。品着茶,听着歌,缓慢恬淡的生活着。在成长的岁月里,对春天盛开的所有风物,喜不自禁,这其中就包括擦肩而过时留下的纯美爱情。
幽深的巷子,宽阔的稻场,流动着香气的荷塘,结满金银花的篱笆墙,等等一些地方留下来的影子,都是快乐的。粉紫的书包里,装满青春的梦想,以及对外面这个花花世界的渴望。天空是湛蓝的,云彩是柔软的,东河里的水是清澈透明的,离母校八里外山上的映山红是红艳艳的,在甜蜜,温暖的阳光下,喜悦不是浮于表面上的笑逐颜开,而是彻头彻尾十分彻底的荡漾。
很多时候,言语拿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显得好是苍白,在那么静美的时光里,其实是无须更多的言语。我在芳菲流年里用青春的笔,写下那一段花季,雨季里的诗酒快意,让那些山川河流,看到我的快乐,认领我们肆意挥散,无悔的青春。
如今遍地现代时尚气息的故地,依然温柔的等待若我这样的无时无刻想念它的人。想念故土的时候,心里依旧被温柔填满。那年初妆,那件紫色衣裙,那小桥流水,那参天大树,它们都简洁且真实地记录下许多的天真,也无邪了那年那一段春风。再回头去辩认曾经时,一堆故纸,是凝满了灰尘,当一页一页翻开之后,才惊起,原来,在过往的岁月里,也曾摇曳过缤纷的人生。
滚滚红尘里,有些风物的更换,滋长,其实就是以一种独特的风情将过客等待。我们曾经经过它的身边,留下了心灵的痕迹,你如今再度经过它的身边,就会自然而然地勾起你的念想。虽说地点不同,但是那年那春,与这年这春,花开得是一样的红,草长得是一样的绿,心就会不受控制地顺着记记的走廓,寻望你来时的路,这条路,曾是那么的郁郁葱葱,静美芳香。
如果说,相逢只是为了久别,初一想,确实有些个想不通,如今再慢慢回味才知道,这一切都暗藏了自然,也暗藏了天意。泛黄的日记是一道扑满青灰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也就为翻看者开启了昨天的记忆,记忆里的光年,声色斑斓,风华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