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新韵)
一把火没烧灭民族的尊严 却烧毁了一个朝代的骨头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血汗 只能在那堆废墟上残留 前辈紧握鲜活的悲愤拼命 今人撕噬陈旧的史书下酒 耻辱的玉柱难兑外币价值 光荣的钱袋鼓胀着男需女求 文者洗刷着久染手指的诗锈 武者为安排明天的日子发愁
(重阳JM)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部,原为明朝故园,清朝扩建至周围达三十里,拥有众多殿宇亭台,收藏大量历代珍贵文物、图书和金银、珠宝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到此,大肆抢劫,继而纵火焚烧。这一把火,使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到极大的损害。然而既没有烧灭,反而烧醒了整个中华民族。这一把火,却把一个朝代的骨头烧毁了,从此再没能站起,最后走向灭亡。反清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在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我国最宏伟最壮观的园林。但一把火后,园林成了一堆废墟,那智慧和血汗,只不过变成了残留的碎片灰烬,但也留下了列强的残暴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憎恨与反抗。 圆明园是前辈的创建,看到这残迹,怎能不令人悲愤呢?那拼死拼活与外强的搏斗,推翻了清王朝的黑暗统治,既有失败,也有胜利。这些历史,今人应如何对待呢?撕得一片片吞食下去,美滋滋地当作佳肴美餐去下酒,这能行吗?应该吗?也该觉醒,也该拼搏,也该奋进了。 圆明园那些倒下的残碎的汉白玉柱,能值多少钱?能兑得外国的多少钞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还很穷。钱袋是光荣的,但是对中国来说,还是扁的,何时才能鼓起来,达到“男需女求”呢?弄文的,洗刷诗歌的污染;搞武的,为明天的日子发愁。这恐怕不是夸张,而是摆在面前的现实。 圆明园的遭难,教育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得吃亏”。现在有些人,不是还不觉悟吗?不思考历史,不奔波将来,庸庸碌碌,昏昏沉沉,这样下去也太危险了! 海涅说过:“只有伟大的诗人,才能认识他当代的诗意”。这首诗写得十分含蓄,细读才能品出它的深意真义。吸取历史教训,奋起奔向世界先进之林! (万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