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一典:祖莹偷读
[解释] 北魏大臣、著名文学家祖莹自幼夜以继日勤奋苦读,学有所成,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皇帝任命他为太学博士。
[出处]《北史·列传第三十五》。
[典故] 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郡遒县人。父亲叫季真,担任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职务。
祖莹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十二岁时是中书的学生。他迷恋读书,日日夜夜地学习,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这样做,却没能使他停止读书。他经常偷偷地在灰里藏木炭,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木炭读书,用他的衣服和被子遮盖窗户和门,担心漏光被家里人发觉。因为这件事情,他的名声传得更广了,里里外外的亲属都叫他圣小儿。他还特别喜欢写文章。中书监的高允每次谈到他都感叹说:“这个孩子的才能,是所有学生都比不上的,他最终会大有作为的。”
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祖莹被选为都讲协助张天龙讲经。学生们都聚集来听。祖莹在夜里读书太过疲倦,不知道天已经亮了。博士十分着急地催促他去讲课,他却错拿了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学生——赵郡李孝怡的《曲礼》卷去上课。博士要求非常的严格,他不敢再回去,于是就把《曲礼》放在面前,背诵多篇《尚书》,不遗漏一个字。祖莹讲完之后,孝怡因为对他感到惊异,就向博士说这件事,所有的学生都很惊讶。后来高祖听说这件事,召他入宫,让他背诵五经的章句,并且陈述大概意思。祖莹成功做到了,皇帝称赞并赏赐了他。 再后来,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成为太学学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