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文章的段落到底如何安排最好?从大的方面来说,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起首段,腹段,尾结段”。在“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承叙”“分叙”“渡结”等等。
“承叙”:即承接起首而做的描述或发议。
“分叙”:即分不同的条目而做的描述或议论。
“渡结”:即为最后的总结所做的过渡性描述与议论。
在“分叙”阶段,可根据需要表述的内容多寡来决定到底再分几个小段。在私塾中,有这样一个章法口诀:“首起势,腹中细,腰下收,尾回契。龙扬气脉需雍泰,内涵虚实层层替。文章欲结引笔回,渐收再望深无底。”
这个口诀附带有一个简单注释:“首势备象,为文之先也。文腹之物,细实为佳也。腰下即尾,将收不结也。做结相契于首也。龙首之势,在壮在阔,于泰于雍。其以雍泰又上者也。腹段虚实相替也。尽实则郁结,多虚则见妄。将落之初,如蜂腰渐束也。再者,复也。做结勿顿,若环溪回溯,而后入渊”。
“起首”对于一篇赋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实起法、虚起法、破题法:
1, 实起法。
例子:
1)唐太宗的《威凤赋》:有一威凤,憩翮朝阳。晨游紫雾,夕饮元霜。资长风以举翰,戾天衢而远翔。“有一威凤,憩翮朝阳”此散句即是。
2)《天行健赋》 唐·翟楚贤
“大哉乾元,神不可测.”——此散句也是此法。
3)《听歌赋》唐 谢偃
君王以政隙务闲,披玩馀日。辟华轩以遐想,临风庭而自逸。於是屏青编。“君王以政隙务闲,披玩馀日。”——此句亦是此法。
4)《秋霖赋》唐 卢照邻
览万物兮,窃独悲此秋霖。风横天而瑟瑟,云覆海而沈沈。居人对之忧不解,行客见之思已深。其中的“览万物兮,窃独悲此秋霖”亦是此法。
另外实起法也有字数虽然整齐,但并不骈对的。这样的句子,本质上还是属于散句。但这样的句子,多有开篇起韵的功用。如:
浩虚舟的律赋《行不由径赋》:“澹台灭明,幽栖武城。感朴直之风散,恶奸邪之径生。”——“澹台灭明,幽栖武城”虽是散句,但字数划一整齐,“城”字起韵。
黄滔的律赋《秋色赋》:“白帝承乾,乾坤悄然。潘岳乃惊素发,感流年”——“白帝承乾,乾坤悄然”虽然两句字数相同,但本质上还是散句,“然”字起韵。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实起法也有用骈句的,如元稹的律赋《观兵部马射赋》以“艺成而动,举必有功”为韵——“大司马以驰射而选才,众君子皆注目而观艺”。这就属于以骈句而直入主题的。
上面讲了赋文的实起法,现在来讲开篇的虚起法。来看下唐赋中例子:
1,《小山赋》唐太宗
何四序之交运,转三阳之暮时。风辞暄而入暑,树替锦而成帷。想蓬瀛兮靡觌,望昆阆兮难期。抗微山於绮砌,横促岭於丹墀。——“何四序之交运,转三阳之暮时。风辞暄而入暑,树替锦而成帷”此两骈即是虚起。此两骈之后,有一骈过渡——“想蓬瀛兮靡觌,望昆阆兮难期”然后迅速进入写山的主题——“抗微山於绮砌,横促岭於丹墀”。
2,《燕赋》唐 王绩
龙星掌岁,凤律移灰。弱条垂柳,残花落梅。莺候暖而初啭,燕排寒而始来。——“龙星掌岁,凤律移灰。弱条垂柳,残花落梅”此两骈亦是虚写铺垫开笔之法。
3《高松赋》唐·徐偃
登灵岳以游目,极千里兮周睇。尽山川之重沓,容风物之诡怪。何兹松之挺茂,抉修干於孤林,映丹霄而有叶,凌青霞而矫心,前绝万仞,却倚千寻。——“登灵岳以游目,极千里兮周睇。尽山川之重沓,容风物之诡怪。”此两骈亦是虚法开笔之一种。写松先写山与其他风物。
我们接下来要学习一篇赋的开篇方法的最后一种,即破题法。
破题的那一骈,通常是紧或长句。长句最常见的是采用5--7字左右的。而壮句与隔句用为破题骈句的较少。先来看看唐赋中的一些例子:破题法例子
1,《幽兰赋》唐 颜师古
惟奇卉之灵德,禀国香於自然。俪嘉言而擅美,拟贞操以称贤。“惟奇卉之灵德,禀国香於自然”——此骈破题,就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深思熟虑。即说明了兰花具有灵德的内涵,亦指出了兰花的香味是自然之香。
2,《琵琶赋》唐 薛收
惟兹器之为宗,总群乐而居妙。应清角之高节,发号钟之雅调。“惟兹器之为宗,总群乐而居妙”——此骈破题,开宗明义地将琵琶这个乐器拔高到“总群乐”的地步。是用的“扬”的手法。这个手法比前面的《幽兰赋》在内涵挖掘上要稍逊。但是态度更加有力。各有其妙。
3,《鹦鹉赋》唐 李百药
嘉灵禽之擢秀,资品物以呈祥。含金精於兑域,体耀质於炎方。“嘉灵禽之擢秀,资品物以呈祥。”——
此骈破题亦是从外表与内涵上入手,其手法与前面的《幽兰赋》相近。苏轼的律赋《明君可以为忠言赋》另外在《律赋衡裁》中的律赋,许多都是以破题法开笔的。其中妙用,大家可去好好参看并体会下。
如:刘禹锡的《平权衡赋》,以“昼夜平分,钧铢取则”为韵——“惟天垂象,惟圣作程。播二气而是分晷度,立五则而在审权衡”以“明则知远,能顺忠告”为韵——“臣不难谏,君先自明。智既审乎情伪,言可竭其忠诚”。这里的“臣不难谏,君先自明”一骈,即破题为:惟遇帝王能先自明,而后能纳忠言。这破题一骈,与题韵字也是相辅相成的。
谌志锋 李晓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