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的题旨和铺陈
白石老人在论诗词中说:“小诗精深,短章蕴籍(wēn jiè),大篇开阖乃妙。”就是说,诗要精深,词章短的要含蓄而不显露,蕴藉、敦厚、隽永。长调要跌宕起伏。对词章分别做了概括的描述。 下面我们逐一阐述:
1.题旨。词的构成,无非是“境”“情”“意”,题旨是围绕其展示的。题旨一但确定,就要从多方面入手。词要尊题,不可脱离题旨。一般是抱题出句,词篇紧扣题旨,抱题“肖”之,这样可避免风马牛不相及之患。
故而前人说“题有题面,有题意”,必须认之“真”,肖之“尽”,方为匠手。肖题者,无所不肖,肖其神、肖其气、肖其声、肖其貌……以词旨为中心,巧妙切入。要求有题目时,切而肖之,无题字处,补以肖之。
至于“分合明暗,反正倒顺,曲而荡开,直而断义,起伏变化”,全看作者的功力和手段。但是,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不可不切题,亦不必太着题,太肖太切就显得局促,不能纵横自如,减弱了词的宛转遂志,润色形容,错综尽变的特点。
如:易安《念奴娇》春情词,结句“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末”。忽然宕开,不为题旨束缚,也不为本意所苦,胸臆似云般舒卷自如。
2.铺陈。《蕙风词话》云:“词学程序,先求妥帖、匀停,再求雅秀,乃至精稳、沉著。”所以,初学词,先求妥帖、匀停,然后渐渐深入。意不晦,语不琢,才称好作。
另外,在词句上力求自然,要情真、景真,恰到好处,不可太做,太做嫌琢,太不做嫌率,作词最忌一个矜字,不受任何束缚,放开思路,舒卷胸臆。楚楚作态乃是大忌,是作词大疵。当然妥帖还是要先重意,而后方及言外,不可颠倒。
3.手法于心,事在文先。词的立意有很多,有的属于“题意”,有的属于“题绪”,有的属于“题眼”,故有顺、逆之虑,顺者从题首铺陈下去,逆者,从题末绕将上来。然而,意多难扼,惟有精粹,不可累赘重复。
更要注意的是,文要与题意相符,题义有而文无,是谓制之减题;题义无而文有,是谓之添题。由于词更讲究言外之意,讲究余味,文中常常用双关语,所以只要适度,以“减”或“添”以达到点染或联想的效果,也不是不可。应注意不伤题旨为上。不另生节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