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词3期研修班第13讲:诗词的修辞手法(倒装)并介绍词牌《昭君怨》
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诗词的修辞手法——比拟和直言。
这一讲接着学习诗词的修辞手法——倒装并介绍词牌《昭君怨》。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诗词修辞手法——倒装 一、介绍诗词的修辞手法——倒装 在古典诗词中常出现句子倒装现象。
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中早就指出:“辞反正为奇,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
诗词中的倒装,一方面是为了押韵和平仄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避免了叙述手法上的单一,使原本生硬的句子和文章灵动起来。
(一)诗词语句倒装的作用
1、可以让诗词的韵律和谐
诗词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能使作品具有节奏之美。为此,不少古诗词运用了倒装。
例如:
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处处闻啼鸟,应该是“处处闻鸟啼” 但是,如果这样一改,就会不押韵了 可见倒装在诗词中的作用之一就可以使韵律和谐。
2、可以让诗词的平仄协调
我们都知道,近体诗也好,词也好,讲究比较严格的平仄律,
如: 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其中“淮水东边旧时月”正常的顺序应为“旧时淮水东边月”,诗句颠倒后,平仄正好与下句相对,既合乎律诗对于平仄的要求,又使句子韵律和谐,声调优美。 3、可以突出强调,让诗词侧重点鲜明
例如,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水调歌头》) 其中“霜信报黄花”应为“黄花报霜信”。将“霜信”提前,表面上是写景物的凄凉,实际上是为了强调词人晚年生活的凄楚。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怒奴 赤壁怀古》)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颠倒词序,突出了词人宦途失意的辛酸和对现实的愤懑。 (二)倒装的分类
倒装不外乎倒词、倒句、倒叙这三种类型
1、倒词
诗词中,经常会出现向??个词语的倒置使用。
例如: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其首联的正常语序为“峨眉山半轮秋月, 影入平羌江水流。”
再如: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李清照《永遇乐》),其常语序为“烟染柳浓,笛吹梅怨。”
再如: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其中的首句正常语序应为“簌簌枣花落衣巾”。如果不了解倒装,是无法理解这些诗词的意思的。
2.倒句
俗称“倒装句”,大多数在两句之间变化。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_
作者:苏轼 (宋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亲射虎,看孙郎”应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
再如:
李清照的《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其中的“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洒朋诗侣”,显然是“谢他洒朋诗侣,来相招,香车宝马”的倒装。
3.倒叙
倒叙与顺叙相对,就是将正常的叙述方式颠倒,把结果前置、原因后置。
如:
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就运用了倒叙,开头一句“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把上阳宫女的现状和盘托出,然后诗人再将上阳宫女老死宫中的悲惨命运娓娓道来。
又如: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词的上阕写现时“春恨”,下阕追忆当年初见小萍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表现了词人的苦恋之情和孤寂之感。
诗词中使用倒装,适当颠倒语序,可能将普通句子化平淡为神奇,避呆板成佳句。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能倒装。用好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用不好,可能适得其反,画蛇添足。
二、介绍词牌《昭君怨》
(一)词牌名介绍:
《昭君怨》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昭君怨》本琴曲名。【琴曲谱录】:“中古琴弄名有《昭君怨》,明妃制。”
又琴操:“齐国王穰,以其女昭君,献之元帝,帝不之幸。后欲以一女赐单于,昭君请行。及至,单于大悦。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故李商隐诗有“七弹﹝明君怨﹞,一去怨不回”之句。(晋人避司马昭之讳,昭君改称明君)。至隋唐由乐府而入长短句,浸成词曲名。清毛先舒【词学全书】云:“汉 王昭君作怨诗,入琴操,乐府吟叹曲,有﹝王明君﹞,盖石崇拟作,以教绿珠;隋唐相沿有此曲。” 词调多取名于琴曲;观此,可知本调调名之由来已。又本调亦名﹝一痕沙﹞、﹝宴西园﹞。
(二)词牌格律:
1、正格
昭君怨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 惊动灯期花信 小雨一番寒 倚阑干
中仄中平中仄仄韵 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仄仄平平平韵 仄平平韵 莫把阑干频倚 一望几重烟水 何处是京华 暮云遮
中仄中平中仄换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仄仄平平换平韵仄平平韵 词牌正格:
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换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仄仄平平(换平韵),仄平平(韵)。
为了能清楚地让大家明白这首词的押韵情况,
我这里给大家截个图看看: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jpg
2、又一体 双调三十九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蔡伸 一曲云和松响 多少离愁心上 寂寞掩屏帏 泪沾衣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韵仄平平韵 最是销魂处 夜夜绮窗风雨 风雨伴愁眠 夜如年
仄仄平平仄换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换平韵仄平平韵
此词后段第一句五字,宋词仅见此作,无别首可校。
3、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两平韵 周紫芝 满院融融花气 红映绣帘垂地 往事忆年时 只春知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韵仄平平韵 风又暖 花渐满 人似行云不见 无计奈离情 黯消凝
平仄仄换仄韵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换平韵仄平平韵
此词后段起句作三字两句,多押一韵,有朱希真词“襟上泪,难再会”可校。
(三)词牌特点:(正格)
1、在用韵上: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2、内容:中性,比较随意。
3、句式:6653,上下片同。
4、注意:上片的尾三字和下片的过片的连接关系。
(四)词例及例词赏析
1、例词:
例一:
南宋诗人 杨万里 词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例二:蒋捷的《昭君怨(卖花人)》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
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
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例三:万俟咏《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
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
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例四:
昭君怨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
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倾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2、赏析:
现在来赏析前两首词:
先看例词一:
昭君怨 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大家朗读一下,感受一下词的韵律。
(1)押韵的韵字:
注意读时的韵字,口型是不同的
比如 底水(展铺 di shui )嘴是裂开的,
声惊 (穿鼻 sheng zheng ) 用鼻子发音,是平韵 雨聚 (敛唇 yu ju )嘴唇合拢 是仄韵 窝波 ((敛唇w o bo ), 是平韵 , 换句话说 四次换的 韵部 都不同 读起来有变化 (2)填写的内容
这首词填了什么?
词人 在有荷花的西湖的船上午睡 下雨了 就这点事情 但是他填的非常美 非常细腻
(3)过片是什么
这首词 哪句是准备过片?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哪句是过片?却是池荷跳雨 我们在填词时,脉络线索要衔接,准备过片和过片不可断裂了。
再看例词二:
蒋捷的《昭君怨(卖花人)》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
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
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这首词和其他同牌词不同之处在于它抓住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上片写卖花人,下片写买花人。
通过动作、声音、情态,把春天的场景、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细微情绪变化描摹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虽然韵部只用了两个,却毫无单调、呆板的感觉。这首词不以高、大、全见长,有的却是生动、灵活、奇巧和雅致,其中的生活气息呼之欲出~~~ 这首词还有一个突破,就是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写情的主流模式,把些微的感叹放到上片首句,开门见山地呈现给读者: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
然后,把人们在春天这个盎然生机季节里轻松愉悦的心情用细节分别描述:
一声声叫。。。问道买梅花。买桃花。这首词还有个动人的地方就是上下片的仄声韵:在上片对卖花人的描写中以上声押尾,有低调、平和味道; 下片对买花人的描写用去声把情绪带入高潮,有昂扬向上、蠢蠢欲动的喜悦情氛,虽不见喜上眉梢,却已在其中体味到了买花人家的主人和丫鬟嘴角眉梢的喜悦。
两组后半部分的平声系列打破常规,用不带一丝一毫情绪的平白叙述,而谁又能说这些叙述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呢,闻其声,谁不为这浓浓的趣味而动情呢?喜怒哀乐皆成文,情所至,文乃成,这首词的“情”是多么动人呵~。 总结:起句多言情,结句借物作比,且余味无穷。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面布置一下作业:
小渔村词3期研修班第13讲作业: 一、分析以下诗句词句倒装类型:
举例分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正常语序为“峨眉山半轮秋月,影入平羌江水流。”是倒词。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3、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4、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洒朋诗侣
二、填词《昭君怨》一首。
要求:
1、临摹杨万里的《昭君怨》,以听风或听雨为题填一首昭君怨。
2、时间、地点、故事要交代明确,像杨万里的词一样描写细腻,在某个情景(你自己设计一个情景),被风或被雨惊醒,起来听雨或听风。韵部不限。
词牌格律: 昭君怨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 惊动灯期花信 小雨一番寒 倚阑干
中仄中平中仄仄韵 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仄仄平平平韵 仄平平韵 莫把阑干频倚 一望几重烟水 何处是京华 暮云遮
中仄中平中仄换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仄仄平平换平韵仄平平韵 作业截止时间下周二晚上12点。 小渔村词三期研修班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