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13

小渔村词3期研修班第1讲

[复制链接]

4396

主题

3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副站长

论坛副站长兼中华辞赋区总顾问、《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166666

荣誉管理员奖

QQ
发表于 2020-6-1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词3期研修班第1讲:再谈古典诗词的评阅和赏析(主讲:微尘)

各位老师们同学们晚上好!
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升入词研修阶段继续中长调部分的内容。说实话哈,我感觉咱们这个班有点杂,来自不同班级,不比一、二期学员,一期基本是各班的老师,二期基本是初级班毕业的学员,而我们三期,融合了一期、二期、各个以往的毕业班,有的可能还来自短训班,所以呀,有压力呀,先擦擦汗哈!!!
不过,我想我应该多一些自信,在将近两年的学习过程里,能超过一期、二期,成为最优秀的班集体,不是个人,是团队。我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呀?一定是大家齐心合力得来的。
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招生与筹备,终于等到上课了,紧张不?一定紧张,为什么呢???因为要写作业,互评作业,哈哈。
新的开始,就要有新的内涵,否则不能称为‘新’。什么内涵呢???那就是不但要完成作业,而且还要互评,楼下评楼上的,第一个评最后一个的。如果只完成了作业,但是没有互评楼上的作业,那么,对不起,你的作业和没交差不多,组长有权不统计你的作业。互评与写作一样,也是促进你诗词水平提高的一个方式与手段,改初级班那种被动的接受评阅的方式为主动。要问理由呢,也有,很简单,因为我们通过之前一段时间学习,长大了,不用在需要老师们喂我们了,哈哈。看了这段文字感觉如何呢?现在轮到大家有压力了吧。
那么今晚的第一课,就是教大家如何审词牌和互评,这也是最基本的。其实互评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审词牌,也是学习填词必须要学会的本事。如何审词牌,看下面的内容,其实也就是整理了之前我们在初级班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结合到我们的实际操作中,慢慢的去适应并掌握,熟能生巧,我想以后大家填词就有方向了,再不会不管不顾的拿过来词牌就填了,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您还是甭学了,去写现代诗吧,把填词这么唯美的文学艺术都给糟蹋了。词与律诗不同,律诗左不过那几种格式,而词,却是要求一词一格,每一个词牌都有严格的要求,有句数、句式、偶句、声情、季节、平上去入的安排等等各方面的限制。所以,审词牌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声明,我们用的讲义是梅花书屋老师牺牲了好多时间,辛苦整理的,我只是一个传声筒,大家要把最美的花送给梅花书屋老师,感谢她的无私与奉献。
好了,书归正传,先说如何审词牌和自评,具体看下面的内容:
我们在词初级班学习时已经讲过了不少填词知识,也学习了很多小令和中调词牌了。
但是这些都是些理论性的东西,而且还有很多填词知识没有学习到。对一些词牌填词练习的还很少。
据我了解所知,目前学习填词基础知识比较多的班级还是一招老师所教的18期词班,其他几个班级所学的基础知识还都不算全面。
所以,从初级词班升级到新的词研修班后,我打算还是要把这些填词知识系统地介绍给大家。

一些诗词创作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手法,表现手法,以及长调词牌的章法结构,谋篇布局等等。我们会结合介绍练习一些中长调词牌,一并进行学习。

由于我自己对词学知识掌握的还不算全面,自己练习创作的又少,所以有很多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在这里畅所欲言,多多给予我帮助和指导。因为这里的讲义一但形成了,就有可能作为渔村以后的讲义被大家所借鉴,但愿这些能成为渔村教学中有用的教材。

为了锻炼大家独立审词牌的能力,对诗词的自评和鉴赏能力,新的词研修班计划每一讲的作业都以大家互评为主,再结合辅导老师的辅导和点评。
通过自评互评加辅导老师辅导点评,相互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诗词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提高自己对诗词的评阅鉴赏能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词作品来。
下面我们就先来复习一下怎样点评诗词。

一、词的评阅:
(一)什么是词的评阅
所谓词的评阅,就是给一首词作品以批阅和评价。
批阅中要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并给以建议;
评价是对作品总体水平和各部分、各方面给出高下的定位,哪里好,哪里不好,要指出来。

评阅是一个细致、劳神的工作,希望同学们都要认真去做。
在这里强调一下,这以后,评阅是作业的一部分,评阅水平将会被计入作业成绩。
如果你只是创作了自己的作品,而没有去点评你楼上的作业,那说明你只完成了作业的一半,另一半同样十分重要的作业被忽视了。再就是对待评阅任务要认真细致地去评阅,不可以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二)评阅作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负责,大胆评阅。
如果让我看到,有的同学这样糊弄互评:
XX同学作品太好了,XXX学习了!(完了);
XX同学作业符合要求!(完了);
……

这位同学,对不起,要么你重新返工,要么你退出,作业不是糊弄别人的,是用来提高自己学习水平的,如此作业点评,还是不学为好!
评阅作业,就要以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为准绳,认真负责地完成。

2、评语准确简练明了,不可以废话连篇。
评阅词里,不可有废话,我们的要求就是刀刀见血。要把咱们评阅的笔当做作品不足之处的手术刀
大胆施救,认真负责。

3、评阅作业还要注意,尽量使用中性语言。咱们不提倡使用偏激语言,要照顾被评阅者的感受。

4、因为是作业互评,也希望被评阅的同学,要欣然接受同学的评阅,做不到欣然,你起码也要做到坦然。

评阅中如果有你认为不妥当的地方,就抱定一个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切不可急赤白脸,更不能恶语相向!以后发现这样的,坚决不留!
要知道,评阅者也是和你一样,正在学习之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

还好,咱们的互评,一般一次只有一份,最多两份。大家又都是同学,互相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作业愉快,评阅愉快,接受评阅更愉快!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书归正传。
这次评阅内容,咱们从七个方面入手。
前三个方面是基础,尤为重要。
后四个方面是较高层面上的问题,更需要同学们费心探讨。

以后咱们互评作业,或者再以后你给低年级同学评阅词作业的时候,
今天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就是你评阅的条条框框。你评阅的时候,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

同时也是审词牌的各项要求,审词牌的时候参照一一去审

还有一点,评阅的条条框框,就是同学们填词的要求。
同学们填完一首词后,也可以用这些条条框框去检验自己作品的好坏,进行作业自评。

(三)词的评阅应该从以下七方面入手:
1
,格律正确与否
1)平仄格式
用搜韵等网站校验作品的平仄是否正确。
不正确的地方指出来。
(备注:建议大家尽量学会分辨每一个字的平上去入归属,不要过分依赖校验工具网站,具体以给出的词例词谱为主。钦定词谱为主。‘中’的地方需要找几首词例来对照。)
2)句式(赋句:四言、六言;诗句:五言、七言;其他:三字句、二字句)
所谓句式就是指句子的节奏。
赋句(四言句、六言句)的节奏是这样的:
六言XX/XX/XX;
四言XX/XX.
七言XX/XX/XXX
七言诗句大体上就是四三结构
五言XX/XXXXX/XX/X.
五言大体上就是二三结构
如果是这样:
一个人/颠三倒四,两眼泪/上百成千。肩头句在词中很少出现,七言句一般不可写成这个样子。
(备注:一般这样的句式多出现在曲里,词不会有这样的句式,具体填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3)对偶
工对,如破阵子词牌六言就要求工对;
宽对,大部分词牌的对偶并不要求工对,是可以用宽对的;
关于宽对,咱们七律时就已经说过:
没有人故意写宽对,
也没有体裁专门要求宽对
只是限于文字和语义的表达,实在做不到工整了,才放宽了要求。
所以,只要是对仗或对偶,工对总是优于宽对。
所谓那些可对可不对的地方,并不是说相邻相同字数的句子都要求对偶,有的词牌是可对可不对的。

但有的词牌即便不用对偶,也要用“流水”,如一剪梅。
还要注意,有的长调词牌喜欢用隔句对,也就扇面对。比如沁园春、风流子,都有这个要求。以后会慢慢涉及到。
对偶与否,工对宽对,词谱里是没有标出的,要靠我们自己去认真地审词牌。
评阅时,对于对偶问题,就要按照你自己对词牌的理解去做了。
(备注:审词牌的时候要注意到一字领起的偶句,二字领领起的偶句,还有三字领领起的偶句,还有三连偶句的例子。还有其他,暂不说明,具体看词牌。)
4)领字
领起下文的字,一般是仄声,去声多于上声,较少入声,极少平声。
分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3种。
有的是领起句子后部分的文字,
有的是领起后面几个短句。
咱们以后会讲到。

5)重字问题
就一点:重字可以有,有的词牌甚至必须用,而且重字还是一种修辞手法。
但是在运用重字的时候,重字一定要有规律。不可以无规律的使用重字。
6)仄声上去入的使用。
这问题前边也讲过了,
评阅的时候要注意看用得是不是合适。
(备注:组句之后要反复诵读,如果有滞涩拗口之处,就说明平上去入没有协调好,需要换字。)
2,用韵合适与否
1)选韵
两个问题:
一是韵与词牌的适用,二是韵与主题的适用。
这两个问题一言难尽,在前面几讲里说过多次了,大家多看看讲义。
评阅的时候要注意运用咱们学过的知识,看他选韵是不是合适。
(备注:审词牌的过程中要注意多找几首相同词牌的大家的词作来对照,取其共同点,且不可随性而为,想用什么韵部就用什么韵部。具体以后会讲到。注意韵字之间的关联性,尤其是界字。)

2)叠韵、重韵
这个问题前面也已经讲过,特别是有些词牌里要求要用叠韵重韵的地方,必须要用。
这些在前面也已经讲过多次了,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3,对词牌特点的把握上:
1)格律特点
包括平仄、句式、对偶、双声叠韵等等
2)用韵特点
每个词牌都有适合表现的情绪。
而情绪的表现是和用韵有关联的。
评阅的时候要看选用的韵部是不是符合词牌的特点。
3)情绪特点
词是用来演唱的,起初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旋律。
一个旋律适合的情绪范围不会太宽泛。
即便今天各词牌没有了旋律,但历经千年,都有了约定俗成的适合表现的情绪。
这个约定俗成,不是没有道理的,它在初期一定是和旋律吻合的。
评阅的时候要看作品表现的情绪是不是适合用本词牌来表达。
比如西江月吧,它是中性、闲适、平和的情绪
如果你用来表现极其悲苦愤懑的情绪肯定是不合适的。

4,主题感情的表达:
1)与词牌的相容性,即是不是适合本词牌。
前边我们已经说过了,你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一定要适合这个词牌。
如果是规定词牌,就像咱们的作业一样,那么就要找符合本词牌的题材来填。
如果是心有所感,想填一首词,这就是先有了题材,这就需要你从众多词牌中选一个适合这个题材的词牌来填。

2)统一性
一首词只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中心,一个思想。不可以有主题以外的感情。
作品所用场景、物像、叙述、比喻都不可与主题无关。
咱们有的作品主题还算完整,可是,主题之外如果再写一些杂七八糟的东西,这就叫拖泥带水。这是不行的。
(备注:也就是所选的物象一定要合适,不可罗列或是减省,多了杂乱,少了空洞。要注意物象所隐含的内义,一定要符合你所要表达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3)完整性
所填的词作品要围绕主题有起结、有过片、有收尾,前后照应,点明题旨。
切不可拖拖拉拉写了一大堆东东,还没有表示出个所以然来。这样的作品叫人看不懂,猜不透,想不到,这是不可取的。
(备注:同时也要注意,切不可直白,说尽,要含蓄,留有余味,否则就是白开水,这也正是诗词的唯美之处,‘曲径通幽’。)
5,脉络是否清晰
脉络是维系全篇的线索,就好比动物的血管,植物的叶脉。是有迹可循的,是不可断绝的。
脉络主要体现在通篇文字和内容的联系上。而联系往往体现于转折之处。

转折之处的联系,其实是一个连接问题。
连接,可以是字面上的,但也不只是字面上的,
《蕙风词话》有云:
转折--
笔圆,恃虚字为转折耳。
意圆,则前后呼应一贯。
神圆,则不假转折之笔,不假呼应之意,而潜气内转。

恃虚字为转折是为笔圆,就是字面上的连接,这只是初级的连接;
前后呼应一贯,才是意圆,是较高境界的连接,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不假转折之笔,不假呼应之意,而潜气内转就是神圆了,这恐怕是咱们最难以达到的境界。

《蕙风词话》又曰:笔圆,下乘也。意圆,中乘也。神圆,上乘也。
三个层次:
A字面的连接--笔圆。下乘
B内容的呼应--意圆。中乘
C潜气内转--神圆。上乘
这是连接的三个境界。

我们对脉络的要求是:
1、有铺垫,有交代,有呼应。
2、前有铺垫,后有交代,通篇有呼应。
3、不突兀,不断裂,不拖泥带水。主题的出现不突兀,中间不断裂,总体不拖泥带水。
最低要求是有字面上的连接,当然如果做到了前后呼应一贯,那就更好了。

我们到具体评阅的时候,要尽可能找出作品连接的地方,不只限于字面。

6,意境
意境对一首词的意义,是决定性的。
意境是什么?咱们前面已经专门讲过了,不在此多啰嗦了。
评阅的时候不可不管作品意境所营造的境界高下。
7,风格、品味、境界
风格大家都知道,对于词来说,风格就是词风。
词作品是婉约的还是豪放的?
具体到作品,是缠绵啊,还是激昂呀?是闲适啊,还是忧愁呀?等等等等。
在词作中,词的风格没有高下之分。
品味和境界,我们去意会吧,这些也就不言传了。这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了。
作品的品味、境界是可以分出高低的,这也是评判作品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备注:关于评阅与审词牌的内容远远不止是这些,以上总结也只不过是我们之前所学,以后的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随着课程的深入而一点一点的运用到审词牌与填词中,大家一定要学会总结并实际运用。)

关于词的评阅,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面再说说怎样鉴赏古典诗词。

二、如何鉴赏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总是占有一定的分量。
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将是我们每个古诗词爱好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如何培养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我们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如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

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2、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
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最根本的是要学会知人论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如前面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
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所以,评价古诗词,要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

3、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
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
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备注:大家也许在以往的认知上会有个误区,也就是把典故与化用诗句混为一谈,统称为典故,其实典故与化用诗句是不同的,化用前人的诗句不可称为化典,有本质的区别。典故,典制和成例。或是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要有出处,多出自典籍。)
4
、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

如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首句以“碧玉”(指乐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喻树,使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
次句,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以丝带喻柳条,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

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柳。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
“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
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5、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

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
从环境看,陆游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
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

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据梅花开于百花之先的特点,生发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与百花争宠斗艳,任随百花妒忌,甘愿独受凄寒,赋予梅花不求荣华的高尚情操。

“如故”进一步赞美了梅花高洁刚强、永葆节操的可贵的品格。
“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

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浅尽出。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易卜生语)
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
有的读者能进一步看到这首诗不限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是注进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
然而,这也还是没有品出本诗的“诗味”与意蕴。

鉴赏能力强的读者能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

这说明,如果没有对作品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二)培养古诗词的鉴赏水平,还要力求做到“三多”:
1
、要多读。
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一个古诗词读得很少的人,是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

鉴赏古诗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诸如语言文字知识、古诗词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备的社会科学知识等等。
所有这些,只有靠广泛阅读才能获得。

古人也说:“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
当然,培养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笼统地提“多读”是不够的。
因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的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的”(《歌德谈话录》)。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经说过:“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切好书所具有的共性。”
可见,通过多读好的作品,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2、要多看。
要多看名家赏析的文章,或优秀的鉴赏名篇。可以说,名家赏析的文章是比较典范的,而且很多东西是可供学生借鉴的范例,只要引导学生带着分析的、扬弃的眼光去看,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3、要多练。
清代的唐彪曾经说过:“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
因此,每次阅读古诗词时,若能坚持让学生写点眉批、夹批和总评之类,对于训练思维,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还要注意:
1
、了解古诗词特殊之处。
古诗词有不少特殊之处,了解这些特殊之处,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并进而鉴赏它们。

如语法方面,倒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的倒置,其目的,前一句让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一句让人先见其动,后睹其物。
先果后因,隐显结合,写得十分生动优美。

格律方面,近体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对偶)。
同样拿王维的《山居秋暝》来说,其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方位结构对方位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上下词性一样,结构相同,对得非常工整。

2、了解古诗词抒情方法。
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而人,想到在此建功立业、年轻有为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慨。

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
1
、这首诗词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
2
、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
3
、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要学会写赏析文章:
写赏析文章就是把我们对古诗词的鉴赏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
写赏析文章,要找准切入点。譬如思想内容方面的“悲”与“欢”,表达技巧方面的“显”与“隐”,语言风格方面的“阴柔”与“阳刚”,等等。
角度宜小不宜大,最好抓住作品比较突出的某一点,深入开掘下去,这样可以说得细一点、透一点。
通过学习鉴赏古典诗词,同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评阅鉴赏水平。

最后说一点,就是大家都喜欢在词牌的后面在另加题目,实际词牌本身就是题目,他决定了该用什么声情,适合什么季节,选择什么样的韵部,是适合于离愁,还是感怀。不过现在都需要题目,我们也只好随主流,但是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心里有数,没有拟题目的。也不要说人家不对,那是我们自己不懂词牌罢了。大家在审词牌的时候,必须同一个词牌的作品,选择名家的,最少五首来进行仔细认真的按照前面提供的几项认真去审,取其相同之处,就是这个词牌的基本共性,我们可以借鉴到我们的作品里,填词,是需要先决定情感,依情感选择合适的词牌,切不可提着关东大鼓唱天涯歌女。

好,今天就啰嗦到这里,下面布置作业:

小渔村词三期研修班第1讲作业:
依正格填一首《临江仙》,立秋为题,韵部不限。注意要抓住节点与词牌声情。
要求:
进行自评和互评。
自评要求::
1,各句句式是否正确;
2,六言句、七言句的对偶是否工整;
3,有无重字?有重字的话是否有规律;
4,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选用的韵部是否适合作品的情绪;
5,作品的主题是什么?作品所用场景、物像、叙述、比喻是否都和主题有关?把无关的地方列出来。
6,作品是否完整地表现了主题?你要表达的意思别人能够看得懂,猜得透,想得到吗?
7,作品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吗?请列举转折处的连接点(字面的或内容呼应的);
8,你认为作品的意境如何?
9,你认为作品是什么风格?品味、境界如何?
10,百分制的话,你给自己这个作品打多少分?
互评要求:
小组内点评,楼下评楼上的作业,第一楼评最后一楼的作业。

词谱格律: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备注:如果用其他变体,请注明是哪一体。)
小渔村词三期研修班教室网址:
http://www.chinaxiaoyucun.com/fo ... display&fid=574
临江仙:
一、词牌故事

临江仙,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有一说系纪念湘灵而作。湘灵即传说的湘水之神,系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

娥皇、女英,系中国古代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尧年老后,问大臣谁能继位,大臣推荐了舜。为了考察舜,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后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舜不负尧的信任,让禹治洪水,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协助舜为百姓做好事。
舜帝晚年时,湖南九嶷山一带发生战乱,舜想前去考视察实情。考虑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不便带两夫人随行,因此只带了几个随从,悄悄地离去。娥皇、女英得知后立即起程追随舜帝。到扬子江边遇到了大风,一位渔夫把她们送上洞庭山(即后来的君山)。舜帝不幸驾崩在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两位夫人闻此噩耗,望着九嶷山痛苦流涕,她们的眼泪洒在的竹子上,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后来,她俩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娥皇、女英二妃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历来成为吸引诗人、画家的创作题材。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九歌》中的《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是最早的歌颂二妃的不朽诗篇。

《临江仙》作为词调最初是歌咏娥皇、女英,五代以后词人用此调为题,多由仙事转为艳情。据传欧阳修出任河南推官时,和一个官妓要好。一日,西京留守钱惟演在后花园设宴,欧阳修和这位歌妓姗姗来迟。钱惟演就责问官妓:“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官妓回答说:“在凉堂睡觉,失落了一支金钗,找了半天还没有找到。”钱惟演打趣地说:“如果你能够当场得欧阳修填一首词,我就补偿你一只金钗。”
欧阳修当即赋了一阕《临江仙》: “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私倚处,遥见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畔,犹有堕钗横”。此词一出,满座击节赞赏,钱惟演命官妓满斟一杯酒给欧阳修,然后令人取钗赠妓,留下一段词坛佳话。
二、常见格律

临江仙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为双调小令,其词牌格律有很多种,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等。常见的有下面两种:

●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
中仄平平中仄,
酒醒帘幕低垂。
中平中仄平平(韵)。
去年春恨却来时,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落花人独立,
仄平平仄仄,
微雨燕双飞。
中仄仄平平(韵)。
记得小苹初见,
中仄中平中仄,
两重心字罗衣,
平平中仄平平(韵)。
琵琶弦上说相思。
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当时明月在,
平平中仄仄,
曾照彩云归。
中仄仄平平(韵)。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
中中中中平中仄,
归来仿佛三更。
平平中仄平平(韵)。
家童鼻息已雷鸣。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敲门都不应,
仄平中仄仄,
倚杖听江声。
中仄仄平平(韵)。

长恨此身非我有,
中中中中平中仄,
何时忘却营营?
中平平仄平平(韵)。
夜阑风静縠纹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小舟从此逝,
中平中仄仄,
江海寄馀生。
中仄仄平平(韵)。
三、词牌声情

临江仙的音节谐婉,声情掩抑,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一首即事抒情之作。词的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下阕就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躲开名利场,乘坐扁舟,归隐江湖。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水乳交融,不假雕饰,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格调超逸,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

●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这首《临江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词作,用含蓄曲折的笔法表达了国破家亡、奸人当道的愁苦心情。词的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身世;下片承上片怕触景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此词不单是作者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全词格调苍凉沉郁,几乎全以口语入词,明白晓畅,又极准确、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彼时的心理状态。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词的上片,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体现出词人旷达超脱的人生观和人生易逝的悲伤感。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体现出词人淡泊超脱的襟怀和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词中“长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阳”、“渔樵”、“江渚”、“秋月”、“春风”、“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衬托这些意象的还有“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这些生动的字眼,给这首词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几份动感。

● 纳兰性德《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这首词描写春天到来,而分别是在去秋薄暮,长别既久,今又相思顿起,故于起句劈头就“长记”别时的情景。继之又叙别后天涯孤旅之景和凄迷之情。过片接前意脉,再伸欲归不得,连秋去春归的小燕子都不如的恨憾。最后宕出一笔,描绘想象中与伊人春光共度的悄景,化虚为实,极其浪漫,这就使小词更富深情远致了。


1832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41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6-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6

主题

3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副站长

论坛副站长兼中华辞赋区总顾问、《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166666

荣誉管理员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皖江轻舟 发表于 2020-6-1 08:55
欣赏佳作,辛苦了,问好!

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发表于 2020-6-20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受益。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6

主题

3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副站长

论坛副站长兼中华辞赋区总顾问、《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166666

荣誉管理员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6-21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皖江轻舟 发表于 2020-6-1 08:55
欣赏佳作,辛苦了,问好!

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6

主题

3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副站长

论坛副站长兼中华辞赋区总顾问、《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166666

荣誉管理员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6-21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缕阳光 发表于 2020-6-20 21:01
学习受益。问好老师!

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6

主题

3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副站长

论坛副站长兼中华辞赋区总顾问、《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166666

荣誉管理员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2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41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25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4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