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6|回复: 27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年级四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四年级第一讲作业
作业:你对苻生的杀人治国有什么高论?
答:前秦厉王苻生(公元335-357年),字长生,前秦皇帝,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陇城)人,氐族。苻健三子。自幼独眼,尝狂言触忤苻洪,洪令苻健杀之,为苻雄谏止。成年后可力举千斤,手格猛兽,走及奔马,击刺骑射,冠绝一时。桓温北伐时单骑冲突晋阵,斩将搴旗前后数十,晋军胆裂。即位后暴虐至极,兽性毕露,以残忍手段杀人无数,尽诛顾命大臣。后欲杀苻坚兄弟,反被苻坚先发制人杀死。中国十六国时期前秦君主,厉王苻生在位3年,被苻坚等发动兵变攻杀,终年22岁,葬处不明。在史籍中被描为暴君。
      晋室南渡,氐族苻洪在长安建秦。苻洪死后,其子苻健继立为秦王。苻生是秦王苻健的第三个儿子。苻生自幼无赖,瞎了一只眼。祖父苻洪活着的时候,十分不喜欢苻生,曾当着苻生的面对左右说:“我听说瞎子一只眼流泪,不知是不是真的?”左右都说是。幼小的苻生竟拔佩刀,刺瞎眼出血,然后指示苻洪说:“这难道不是泪么?”苻洪极为惊骇,用鞭子抽打苻生。苻生不觉得痛苦,反而狠狠说:“性耐刀槊,不宜鞭捶。”苻洪叱道:“你这贱骨头,只配为奴。”苻生冷笑说:“难道如石勒不成?”
    苻洪信任石氏,恐因苻生妄言招灾,鞋子也顾不上穿,急忙起来掩住苻生的口,回头对儿子苻健说:“此儿狂悖,将来必破人家,快把他杀了。”苻健虽然口头应诺,但终究是父子情深,不忍下手,因而与其弟苻雄商量。苻雄劝阻说:“待小孩子长成,自然会当改过,何必无故加诛。”苻雄又向父亲苻洪求情,苻生才得以不死。
      当苻生长大后,封淮南王。他力举千钧,雄悍好杀,他能手格猛兽,跑得比奔马还快,不论击刺骑射,皆冠绝一时。东晋桓温帅十万兵北略秦,苻生单骑执刀驱入晋军,搴旗斩将者前后数十,如入无人之境。此后晋兵一见苻生便心胆俱裂。
      太子苻苌在桓温入关时中流矢而死。苻健因谶文中有三羊五眼的话,怀疑苻生应谶,于是立苻生为太子。不久苻健重病,不能视事。平昌王苻菁阴谋自立,遂勒兵入东宫杀太子。恰好苻生入宫侍疾,苻菁无从搜寻,索性移攻东掖门,讹称苻健已死,太子暴虐,不堪为君,借此煽惑军心。不料苻健勉强抱病出宫,下令军士速诛苻菁,余皆不问。苻菁部下见苻健还活着,都丢下兵器逃生去了。苻菁也拍马欲逃,被士兵捕住枭斩。
      几天后苻健病加剧,苻生凶暴嗜酒,苻健临死前怕不能保全家业,对苻生说:“六夷酋帅及贵戚大臣,如不从命,宜设法早除,毋自贻患!”三日后苻健病死,时年三十九岁。太子苻生当日即位,改元寿光。尊其母强氏为皇太后,立其妻梁氏为皇后。群臣进谏说:“先帝刚晏驾,不应当日改元。”苻生勃然大怒,叱退群臣,令嬖臣追究出议主是右仆射段纯,立处将他处死。
     大将强怀与桓温之战中死去,其子强延没有来得及受封而苻健病死。一次苻生在外闲游,忽然看见一个穿白孝服的妇人跪伏在道旁,自称为强怀妻樊氏,愿为儿子请封。苻生问:“你儿子有何功绩,敢邀封典?”妇人说:“妾夫强怀,与晋军作战而亡,未蒙抚恤。今陛下新登大位,赦罪铭功,妾子尚在向隅,所以特来求恩,冀沾皇泽。”苻生叱骂说:“封典需由我酌颁,岂是你可以妄求?”那妇人不识进退,还俯伏地上泣诉亡夫忠烈。苻生大怒,取弓搭箭,一箭洞穿妇人的颈项,妇人抽搐几下就死了。
    中书监胡文、中书令王鱼入奏说:“近日有客星孛于大角,荧惑入东井,大角为帝坐,东井秦之分野,不出三年,国有大丧,大臣戮死。愿陛下远追周文,修德以禳之,惠和群臣,以成康哉之美。”苻生说:“皇后与朕对临天下,足以应付大丧之变。毛太傅、梁车骑、梁仆射受遗命辅政,可谓大臣也。”胡文、王鱼还以为他胡言乱语。谁知过了数日,他竟持着利刃,趋入中宫。梁皇后起身相迎,还未来得及说话,刀刃已砍在颈上。苻生杀死了梁皇后,立即传谕拘捕太傅毛贵、车骑将军梁楞、左仆射梁安,不加审问,立刻斩首。
      苻生迁嬖臣右仆射赵韶为左仆射、中护军赵诲为司隶校尉。这两人都因阿谀苻生,构陷大臣得到升迁。他们的从兄名叫赵俱,为洛州刺史。苻生原本打算召赵俱为尚书令,赵俱托病固辞,对赵韶、赵诲说:“你们不顾祖宗,竟敢做此灭门事么?毛梁何罪诛死?我有何功,乃得升相?我情愿速死,也不忍看你们夷灭。”不久赵俱忧愤而死。丞相雷弱儿为人刚直敢言,苻生因之杀死雷弱儿以及他的九个儿子二十二个孙子。
      苻生常弯弓露刃出见朝臣,降发锤钳锯凿备置左右。即位不久,上至后妃公卿,下至仆隶,已被杀死五百余人。
      一天,苻生在太极殿召宴群臣,命尚书辛牢为酒监,令极醉方休。群臣饮至尽醉,辛牢恐怕群臣过醉失仪,劝酒不是很积极。苻生大怒:“你为何不劝人饮酒,不见还有在那里坐的么?”说至此,手中已取过弓箭射去,一箭射穿辛牢的脖子。群臣吓得魂魄飞扬,不敢不满觥强饮,最后皆醉卧地上,失冠散发,呕吐物一身一地。苻生反而以此为乐,又连喝了几大杯,也自觉支持不住,才返身入寝去了。群臣才得以松了口气,相扶踉跄散归。
      苻生发三辅民修治渭桥。金紫光禄大夫程肱劝谏说:“此时修桥有害农时,不应劳民。”反被苻生驱出斩首。不久大风拔起树木,行人都被刮倒在路上。宫中讹传有贼自相惊扰,宫门白天也紧紧关闭。五天后苻生查得造谣数人,皆刳心剖胃。
      光禄大夫强平是苻生的亲舅舅,实在看不过去,便入殿劝谏苻生应爱民事神。话还未说完,苻生便命用凿子凿穿强平的头顶。卫将军广平王黄眉、前将军新兴王苻飞、建节将军邓羌,当时都正在,他们急忙叩头固谏:“强平是强太后的兄弟,稍稍惩罚一下就行了。”苻生半句也不听,催促左右快凿强平。强平被凿得脑破浆流,死于非命。苻生降黄眉为左冯翊,苻飞为右扶风,羌为咸阳太守。这三人因素有勇名,苻生不忍杀死,还算运气。后来黄眉作战有大功,苻生不仅不封赏,反而经常当众侮辱他。黄眉忍无可忍,图谋杀苻生自立,事发被诛。强太后因兄弟之死,忧郁成疾,绝食而亡。
      苻生毫不哀恸,反而自书一道手诏颁示中外,手诏里说:“朕受皇天之命,承祖宗之业,君临于万邦,子育百姓,嗣统以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反而诽谤之声如此之多,朕杀人不过几千,却说朕残虐,这是什么道理?”
      当时潼关以西,长安以东,虎狼从荒野跑出来专以吃人为害。大白天横卧路上行人不能走路,夜里闯入民居,不食六畜,专门吃人。自苻生即位一年,野兽吃了七百余人,百姓深以为苦,不敢下田耕作,纷纷跑入城邑。百官奏请苻生勤政禳灾,苻生狞笑说:“野兽饿了自然要吃人,吃饱了就不再吃,终不能累年为患。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上天这样惩罚百姓,是因为他们有罪,特降虎狼替朕助威,只要不犯罪,何必怨天尤人!”群臣皆哑口无言。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苻生出游阿房,路上看见有男女二人并行,容貌都很清秀,便让左右拉住二人,当面问:“你二人真是佳偶,已结婚了么?”二人回答说:“小民是兄妹,不是夫妻。”苻生笑说:“朕赐你们为夫妇,你们即可就在此地交欢,请不要推辞。”二人当然不听他的,苻生拔出配剑将兄妹二人砍死。

  苻生与爱妻登楼远望,其妻指着楼下一人问苻生官职姓名。苻生看见是尚书仆射贾玄石。贾玄石仪容秀伟,素有美男子的名声,他心里禁不住惹起醋意,便回头问其妻:“你难道看上了此人么?”说着便解下佩剑交给卫士,令他取贾玄石的首级。卫士携剑下楼,不多时,割取贾玄石首级复命。苻生将贾玄石的头放在其妻手里说:“你喜欢就送你好了。”其妻又怕又悔,只好匍匐在地上请罪。幸好其妻姿色美艳,正被苻生宠爱,才拣回一条命。
      苻生平时最爱吃枣,因此患了齿痛。太医令程延前来诊视,他对苻生说:“陛下并无什么病,不过食枣太多,因致齿痛。”苻生一声狂吼:“你又不是圣人,怎么知道我吃枣吃多了!”程延心胆俱落,打算下跪谢过,谁知苻生剑锋早到,程延的头当即滚落在地。
       又一次,另一个医生合安胎药,苻生嫌加入的人参太细小。医生说:“小小一点就够用了。”苻生怒骂:“你敢讥笑我吗?”命左右剜出医生的双眼,然后枭首。这位医生到死都不知自己所犯何罪。
原来苻生误会医生讥讽自己瞎了一只眼。
      寿光三年,太白犯东井,秦太史令康权上言道:“太白犯东井。东井,秦之分也,太白罚星,必有暴兵起于京师。”苻生狂笑说:“太白入井,想是渴了饮水,与人事有何关系?”说着他自己笑得跌倒了。
      苻生曾梦见大鱼食蒲,以为不祥,又听到长安有歌谣:“东海有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这三语是暗寓东海王苻坚。苻坚是龙骧将军,住宅正在洛门东。
      苻生反怀疑广宁公鱼遵,便把他杀死,七子十孙全被灭绝。长安市民,又起一种歌谣:“百里望空城,郁郁何青青?瞎儿不知法,仰不见天星。”苻生听到后,命人将境内的空城全部毁去。
      金紫光禄大夫牛夷见苻生如此暴虐,为避祸乞请外调。苻生却说:“卿忠肃笃敬,宜左右朕躬,岂有外镇之理。”随即任命他为中军将军,并调侃他说:“牛性迟重,善持辕轭,虽无骥马之足,亦能负重百石。”牛夷回答说:“虽服大事,未经峻壁,愿试重载,乃知勋绩。”苻生笑说:“爽快得很,你尚嫌所载过轻么?朕将把鱼公的爵位给你。”牛夷叩谢而出,惟怕将来做鱼遵第二,遂服毒自杀。
      苻生日夜狂饮,连月不入朝视事。每次喝醉必妄加杀戮,他忌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等词,妻妾臣仆若不小心说出有关残缺的词,苻生常以为讥笑他眇目,便处以死刑。左右因此而被截胫、刳胎、拉胁、锯颈死者不可胜数。群臣等待苻生上朝,往往等到日落时分也见不到他的人影,即使等到了也没什么好结果。每逢苻生不上朝时,大臣们就互相庆贺,恭喜大家多活了一天。
      苻生闲暇时问左右:“我自临天下以来,外人怎么说我?你们应有所闻。”有人回答说:“陛下圣明宰世,天下惟歌太平。”苻生怒叱:“你竟敢阿谀!”立即杀死。隔日又问,左右不敢再谀,说苻生有点滥刑。苻生又骂:“为何诽谤!”也当即处斩。其臣下皆度日如年。在朝的宗室、勋旧、亲戚几乎都成了残疾,一时人情危骇,道路遇上不敢说话,只用眼睛示意。
      苻生爱看男女淫亵,往往饮酒时,令宫人与近臣裸体交欢,如有不从,立杀无赦。苻生好活剥牛羊驴马的皮,看它们剥皮后在宫殿上奔跑。曾剥去死囚的脸皮,迫令他们下颌挂着脸皮歌舞。苻生所幸的妻妾小有忤意,便立刻杀死,将尸体扔进渭水。
     寿光三年六月,太史令康权入奏说:“昨夜三个月亮并出,孛星入太微,光连东井,且自去月上旬,沉阴不雨,直至今日,恐有下人谋上的隐祸。”苻生拍案骂:“畜生又敢来造妖言?”立命将康权杀死。
      御史中丞梁平老私下对东海王苻坚说:“主上失德,人怀贰心,燕晋二方,伺隙欲动。一旦祸发,家国俱亡,殿下何不早图?”苻坚颇以为然,但畏惧苻生身强力猛,未敢遽然行动。苻生夜里对侍婢说:“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当除之。”这夜清河王苻法梦见神告他说:“祸将集门,惟先觉者可以免祸。”这夜,那个侍婢将苻生的话报知苻坚,苻坚转告兄长苻法。苻法立即与梁平老、梁汪等密商。
       苻法与梁汪召壮士数百,潜入云龙门。苻坚领麾下三百余人,鼓噪继进。宿卫的将士,都恨苻生,毫不抵抗,竟随了苻坚杀进宫里。苻生醉卧床中,苻坚兵杀入,他才起来问左右:“这些人何故擅入?”左右回答说:“是贼。”苻生醉眼朦胧说:“既说是贼,何不拜见?”
       左右都窃笑,连苻坚的手下兵都忍不住。苻生催士兵下拜,不拜者就斩。苻坚指挥军士,从卧榻上把苻生拖下,牵拉出去幽禁起来。不久废苻生为越王。
      苻生醒后已成阶下囚,只好每日在酒中寻乐。苻坚即位,自立帝号,称大秦天王。遣使逼苻生自尽。苻生临死前饮酒数斗,醉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被使者勒毙,时年二十三岁。苻坚谥苻生为厉王。
      《晋书·苻生载记》对苻生的荒淫暴虐有明确记载。苻生之残忍好杀,后赵暴君石虎若与他相比,只能徒叹“后生可畏”。但自古酷刑比苻生更烈者不计其数,对他人的施虐大概是人的本性。汉朝广川王刘去就曾“生割剥人”。《三国志·吴书》记载三国吴帝孙皓事:“司市中郎将陈声,素皓幸臣也,恃皓宠遇,绳之以法。妾以愬皓,皓大怒,假他事烧锯断声头。”孙皓也曾剥人脸皮,“宫人有不合意者,辄杀流之。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南北朝时高澄将侯景妻儿的面皮剥下,然后用大铁镬盛油煎死。历代如此残酷之事如过江之鲫令人不堪回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四年级第二讲作业
你如何看待王猛和苻坚的君臣的风云际会?
答:王猛,自少博学,好兵书,气度雄远,少年时家贫如洗,象刘备一样贩卖畚箕。虽贫穷却傲气,他看不上的人连正眼都不瞧一下。“扪虱而谈”说的就是这王先生,当初东晋桓温打到长安,听说王猛是个人才,还特意召见了王猛,王猛披件破长袍对着桓大将军一面摸索着衣服里的虱子,一面大谈时事,旁若无人。桓温对其很是欣赏,想要邀王猛与他一起南还,但是王猛却因为种种原因留在了北方。王猛后来经吕婆楼推荐认识了苻坚,王猛和苻坚两人一见如故,并且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苻坚在还没登上大位时吕婆楼向他推荐人才说:“仆里舍有王猛者,其人谋略不世出,殿下宜请而咨之”,苻坚见到王猛可谓一见如故,二人“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晋书·王猛载记》),苻坚大有当年刘备遇到诸葛亮之感,于是把王猛留在自己身边,即位之后拜王猛为中书侍郎,委以机密。当时,京师的西北门户始平县豪强横行,百姓叫苦连天。苻坚派王猛为始平县令前往治理。王猛执法严明,雷厉风行,下车伊始就把一个作恶多端的奸吏当众打死,他治理的效果非常明显,“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而他手段很硬,治理强度很大,致使奸吏的狐朋狗党联名上告,并勾结执法官将王猛逮捕,押送到长安狱中。
       王猛协助苻坚,整饬吏治,打击豪强,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由于王猛执法不阿,精明强干,在三十六岁那年,接连升了五次官,直做到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
       中国人有句俗话,“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苻坚有实力、有名位,好才而能容人;王猛则有谋有略,军政双全。他们两人形成互补,有了双方的取长补短,才能珠联璧合,打遍天下无敌手。苻坚如果缺了王猛,那他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王猛如果没遇上苻坚,那他的才能也无以施展。
       王猛被苻坚启用,两人的组合可谓是发挥出了最大功效。苻坚大气而仁厚,却往往失之于过宽,致使前秦政权强豪众多。王猛则执法严苛,多次处罚强豪,甚至连皇太后亲弟弟也被王猛处死!王猛同时还不断举荐人才,也得到了苻坚的重用。两人合作之下,秦境安定清平,人人安居乐业。
      内政安定之后,前秦才四处出击——北攻鲜卑,西收前凉,东灭前燕,成为当时东亚大陆上与东晋对峙最强大的异族政权。而这一切,与王猛呕心沥血的付出脱不开关系;但王猛能建立这么大功业,如果没有苻坚对他的充分信任,也将是一事无成。可以说,王猛有才干,而苻坚则有资源。没有王猛的才干,苻坚的资源就无法增值;但如果没有苻坚,王猛也无法从当时的其他政权中找到足够的资源来施展才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画蝶
 资治通鉴魏晋班四年级第三讲作业
 为什么桓温的北伐得不到认可?
答: 桓温北伐,是东晋时期将领桓温分别于永和十年(354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及太和四年(369年)发动北伐北方十六国的战役。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其余两次皆被击退,成效不大。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后赵国主石虎死了以后,内部发生大乱,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鲜卑族贵族慕容皝建立的前燕又灭了冉魏。公元352年,氏族贵族苻健也乘机占领了关中,建立了前秦。朝廷趁北方大乱令殷浩北伐,后殷浩失败,大权归桓温,于是桓温开始了有名的三次北伐。
1第一次北伐背景
         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桓温后赵国主石虎(石勒侄子)死了以后,内部发生大乱,公元352年,氐族贵族苻健也乘机占领了关中,建立了前秦。永和五年(349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其后诸子争位,后赵国内混乱。其时东晋朝中就已经准备北伐,并由征北大将军褚裒主持北伐,但以失败告终。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史称冉魏;前燕慕容皝又灭了冉魏。而桓温在当时亦随即移屯安陆,屡次上表请求北伐,但因其平灭成汉后威望太高,朝廷不愿桓温北伐成功而令威名更盛,于是在褚裒北伐以后提拔殷浩继续准备北伐,对桓温的上请不作回应。同时,北方氐人苻健于永和六年(350年)入关,并于次年建立前秦,至永和八年(352年)称帝。前秦建国后多次与东晋作战。及至永和九年(353年)殷浩发动北伐,目标是前秦控制的洛阳,正是试图利诱前秦将领梁安及雷弱儿叛秦,乘关中混乱,前秦驻洛阳的军力入援之机进取洛阳。然而,殷浩是个只有虚名、没有军事才能的文人。他出兵到洛阳,被羌族人打得大败,死伤了一万多人马,连粮草武器也丢光了。桓温又上了道奏章,要求朝廷把殷浩撤职办罪。晋穆帝没办法,只好把殷浩撤了职,同意桓温带兵北伐。
第一次北伐过程
       永和十年(354年)二月己丑日,桓温自江陵率四万步骑北伐,取道武关入关,又命水军自襄阳进至南乡郡;同时梁州刺史司马勋亦经子午道北伐前秦。桓温先派别军进攻上洛,俘获前秦荆州刺史郭敬,于是进击青泥城。前凉秦州刺史王擢见司马勋攻略前秦西部,于是进攻陈仓以作响应。前秦皇帝苻健面对桓温大军北伐,派遣太子苻苌、丞相苻雄等人率兵五万驻屯峣柳以作抵抗。四月己亥日,桓温在蓝田县与苻苌等军大战,虽然苻生单骑突陈杀伤不少晋兵,但晋兵在桓温的统率下仍大败秦兵;同时桓冲又在白鹿原击败苻雄军[1]。桓温在大败前秦军队后就继续向长安进发,进据灞上。当时苻苌等军退屯城南,苻健于是尽发精兵三万人,在大司马雷弱儿等人率领下与苻苌会合,只留六千老弱士兵留守长安小城。当时前秦首都长安危急,三辅各郡县都来向桓温归降,桓温安抚并让居民恢复原来生活。当时居民又争相以牛酒劳军,又夹道观看前来的军队,老人更流着泪说:“不图今日复睹官军。”面对这个形势,顺阳太守薛珍劝桓温直逼长安,但桓温不听从,驻屯灞上后就没有进渡灞水,一直与前秦军相持,并打算收割当地的麦子作军粮以继续对峙。但苻雄先率七千骑进袭司马勋,并在子午谷击败他。后又与诸军在白鹿原与桓冲大战,杀晋兵万余人。而当时前秦更抢先一步收割麦子,而且坚壁清野,令桓温陷入缺粮困境。在战事不利和缺粮之下,桓温唯有在六月丁丑日迁关中三千多户人南归。苻苌见桓温退兵,更领兵追击,至潼关时已屡败晋军,伤亡数以万计。冠军将军邓遐一人殿后射伤苻苌,前秦军大惧,不敢再追,晋军才得以安然返回荆州。当时薛珍以桓温被逼退兵,当众称许自己之勇而指责桓温太慎重,于是被桓温指使邓遐所杀。另一方面,进攻陈仓的司马勋和王擢虽攻破陈仓,但亦被苻雄、苻法、苻坚父子三人所败,司马勋退回汉中而王擢回略阳。北伐至此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2第二次北伐背景
        永和七年(351年),后赵灭亡,后赵将领姚弋仲降晋,其子姚襄亦随父归降,皆获东晋遥封官职及爵位。次年姚弋仲死,姚襄依从父亲遗命南奔东晋,驻屯谯城。永和八年(352年),姚襄在谢尚兵败后退屯历阳,并大行屯田及训练将士。然而因为殷浩忌惮姚襄,竟多次派刺客刺杀他,又派魏憬意图偷袭他,最终令姚襄决心叛晋。永和九年(353年),姚襄就于殷浩北伐期间临阵叛晋,倒伐攻击殷浩,不但令殷浩北伐失败,更盘据淮河一带,在盱眙建立根据地。永和十年(354年),江西流民郭敞等人在东晋侨置陈留郡的堂邑叛乱,捕掳陈留太守刘仕向姚襄归降。因着临近东晋赖以自守的长江天险,于是令东晋朝廷十分震惊,立刻加强对京师建康的防守。然而,姚襄没有南进,反倒北归,趁东晋调兵防守建康,于是轻松攻下许昌。原本降晋的周成又于永和十年叛晋,进据洛阳。姚襄据许昌后就于永和十二年(356年)起兵进攻洛阳。另一方面,完成第一次北伐而回荆州的桓温多次上表请求迁都洛阳,修复在洛阳的皇家园陵,当时朝廷畏惧桓温权势无人敢阻拦,唯有孙绰上书终于拦下此事。随后又升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专委讨伐姚襄之任。而因此就促成桓温发动第二次北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北伐过程
       桓温于永和十二年(356年)在江陵起兵,先遣督护高武据鲁阳,辅国将军戴施驻屯黄河上,以水军进逼许昌和洛阳,更请徐、豫二州派兵经淮泗入黄河协助北伐。桓温自己则从后领兵作众人继援。八月己亥日,桓温到达洛阳城南的伊水,久围洛阳不破的姚襄于是撤去围城军,转而抵抗桓温,并在伊水水北的树林中埋伏精兵,试图诱使桓温率兵后退,在其后退时派伏兵突击。然而桓温拒绝姚襄后退的请求,姚襄意图依伊水而战,而桓温则结阵向前进攻,更亲身披甲督战,于是大败姚襄,姚襄逃到洛阳北山,及后更与余众西奔并州,桓温未能追及。随后,周成以洛阳向桓温投降。桓温及后留兵戍守洛阳,并且置陵令,修复各个皇陵后就押著周成及带着三千多家归降的平民南归。第二次北伐至此结束。
3第三次北伐背景
      桓温在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后声望提高,先于升平四年(360年)进爵南郡公,后更在兴宁元年(363年)进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正式掌握朝政。次年更授桓温扬州刺史,令桓温掌握京畿地区军事。桓温虽然内镇扬州,然而原本所都督的荆、江二州亦交由其两个弟弟桓豁及桓冲掌握,由此桓温基本上集东晋全国军政大权于一身,仅未能掌握徐、兖二州所在的京口及豫州等兵力。另一方面,原本名义上臣服于东晋的前燕在其君主慕容俊在永和八年(352年)称帝自立后,就多次与东晋发生战事。前燕更多次派兵进攻洛阳,虽勉强能守着洛阳,但河南诸郡除洛阳外其实都被前燕所夺。东晋终在兴宁三年(365年)失去洛阳。司冀等地皆失于前燕后,前燕又进攻兖州等地,于太和元年(366年)又夺取鲁郡和高平郡,甚至曾南侵至竟陵郡。虽然被竟陵太守邓遐打退,但实力膨胀可见一斑。面对前燕不断的军事行动,桓温亦希望以北伐提高自己声望,以图实现自己野心,登上帝位;又因前燕慕容恪于太和二年去世,桓温于是决意进行北伐,打算打败前燕后回朝受取九锡,终篡夺东晋政权。
第三次北伐过程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上请北伐,并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愔、豫州刺史袁真及江州刺史桓冲一同出兵。郗愔是在庾希因救援高平及鲁郡不力而被弹劾免职后受桓温所推,然而其实桓温一直觊觎郗愔部下驻京口的军队,心中很不愿由郗愔统率这些部众。当时郗愔之子郗超是桓温心腹,明白桓温心思后就假作父亲书信,将父亲的徐兖二州刺史的职位让给了桓温,令桓温十分高兴。至四月庚戌日,桓温终自所镇的姑孰领五万人出兵前燕。桓温北伐至兖州,当时郗超顾虑汴水因战乱久未浚治,认为会影响漕运,但桓温不听。直至行军至金乡时就因天旱而令水军不能继续前进。桓温当时就命毛穆之开凿河道,引水令桓温水军得以继续前进,终成功进入黄河。然而,郗超又进言,认为桓温入黄河之法是逆着水流而进,与东晋基地距离又远,难通漕运,担心前燕会拒守不战,令晋军陷入粮道断绝,无军粮继续北伐的困境。郗超于是建议桓温尽率全军直击前燕国都邺城,不论前燕逃回辽东后方、拒守邺城或出战与东晋决一胜负皆有利于北伐进展;另郗超又提议一个较稳健的策略,建议桓温守着河道,控制漕运,一直储蓄粮食,直至370年夏天方才继续进攻。郗超又认为若果不速战速决,当战事拖延至秋冬后,水量减少而北方早降温的客观条件之下,会令到晋军更难维持。但桓温都不听从。桓温随后派桓玄攻取湖陆,更俘获慕容忠。前燕所派慕容厉率步骑二万进攻,邓遐于黄墟大败敌军。之后邓遐、朱序又在林渚击败燕将傅颜,前燕高平太守徐翻更投降东晋。前燕于是再派慕容臧率诸军抵抗桓温,但都失败。至此前燕黄河以南,虎牢关以东领土全部为东晋所有。前燕见此,唯有派人向前秦求救。七月,前燕汉人孙元率宗族党众起兵响应桓温,桓温于是移屯枋头。当时前燕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对战事发展都十分恐惧,打算北逃回辽东。但当时慕容垂自己请求进击桓温,慕容暐于是让慕容垂代替慕容臧率众抵抗桓温。同时,慕容暐又以虎牢以西的土地赂诱前秦派兵救援前燕,在王猛的支持下,苻坚于是在八月派苟池及邓羌率步骑二万救援前燕。当时前燕司徒长史申胤就认为桓温“骄而恃众,怯于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预料当晋军粮运出现问题时就会不战自败。当时,桓温以昔日归降东晋的段思为向导,前燕尚书郎悉罗腾却击败桓温军,生擒段思。另桓温所派的李述亦被悉罗胜和染干津所杀,令晋军士气下降。同时,桓温早前命袁真攻打谯国和梁国,意图开石门水道以通漕运,但袁真攻取二郡后慕容垂令慕容德率所有骑兵围攻袁真,使其不能开通水道,自己在枋头与桓温对峙,使其不能救援。九月,前燕开始反击,慕容德率一万兵与刘当驻屯石门,李邽以五千豫州兵断绝桓温粮道。慕容宙则以一千兵设计击败晋军,杀伤大量晋兵。桓温见战事不利,又因粮食将竭,更听闻前秦援兵将至,于是在九月丙申日焚毁船只,抛弃辎重,循陆路退军。只留毛穆之为东燕太守。桓温经仓垣南归,途中凿井取水饮用。当时前燕诸军亦有追晋军,但慕容垂认为桓温新退必然提高警觉,并以猛将邓遐率精锐殿后,不如待晋军见燕军未至,专心从速南退时才大举追击,于是只领八千骑兵从后缓缓跟随。数日后,慕容垂见晋军加快速度,于是加速追击,并在襄邑追及桓温。另一向面,慕容德已经领四千骑兵率先在襄邑设伏,于是桓温在襄邑受两军夹击,晋军大败,死了三万兵。苟池所率的前秦兵亦在谯[2]国邀击桓温,杀伤又以万计。十月己巳日,桓温[3]收拾散卒,驻屯山阳。叛归东晋的孙元在武阳据守,但都被前燕所擒。第三次北伐至此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4结果是桓温的北伐得不到认可
      桓温北伐,为其带来极大声望,尤其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后,桓温曾在隆和元年(362年)请迁都洛阳,并让昔日南渡江左的士庶一律北徙。虽然当时洛阳正受前燕所攻,侨姓士族更加是不愿放弃南方北归,但因朝廷畏惧桓温,竟然没有人敢首先出言谏止,而只有孙绰敢上疏反对。当时朝廷更打算派侍中劝止桓温,可见桓温在当时的威望极高,足以动摇朝廷。然而,桓温北伐其实得不到举国同心支持,故申胤才有言:“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乘阻以败其事。”第三次北伐大败而回,就已令桓的威望大降,只仍因其权倾朝野,故此促使他放弃外讨增加名望,转而对内行废立,于是桓温在太和六年(371年)废黜晋废帝,并且诬陷武陵王司马晞等人,遂更令其威势比皇室更盛。然而,始终因为此败,桓温无法达成其篡位计划,始终受制于王坦之和谢安等士族人士。桓温大败后,北伐之事亦再没进行。桓温虽在第二次北伐夺回洛阳,但进兵时占据的司、兖、青、豫地区其实在桓温班师后就被前燕所陷,数年后洛阳亦得而复失,可见战果其实不甚持久。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后耻于大败,将罪责归于未能开通石门水道的袁真。袁真不甘心被诬,于是向朝廷申诉,然而朝廷怯于桓温而不敢处理,袁真于是以寿春降燕。桓温直至太和六年才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5影响
       桓温北伐过后,东晋的北伐行动亦暂告一段落,而前燕与前秦亦因第三次北伐合作而派使者互相往来。然而,前燕使者郝晷见燕政不修而前秦大治,竟向王猛透露前燕虚实。另外,慕容暐后悔当日割虎牢以西土地的承诺,竟然反悔不给,于是触怒前秦天王苻坚,开始进攻前燕。前燕终在前秦的军事行动下亡于前秦。前秦渐渐崛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东晋发生好几次废帝?
答:废帝是一个统称,泛指在政变和战乱中被推翻的皇帝。
      西晋王朝灭亡后,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南京)的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十六国”史称源出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十六国。
       公元46年后,东汉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除了辽河流域的鲜卑和青海、甘肃的氐、羌外,大都由原住地迁来。这些胡族逐渐成为汉人管辖下的编户,由于他们需要纳税,且时时受汉官欺压或受汉人歧视,因此心生不满,时有举兵之事。
       270年晋武帝时,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与匈奴刘猛率众内侵,直至九年后始平。294年晋惠帝时,匈奴郝散叛乱,不久平定。两年后其弟刘度元以齐万年为首,联合西北马兰羌、卢水胡举兵,晋将周处阵亡,此事至299年方平。而后郭钦与江统相继建议强制迁离胡族,江统更著有《徙戎论》,但晋室不予采纳。由于胡汉摩擦的状况没有改善,当朝廷元气大伤后,周边胡族便趁机举兵。八王之乱的爆发,使晋廷失去在地方的影响力,胡族陆续叛变。晋惠帝时,益州内乱,巴氐势力扩大。之后益州刺史罗尚击杀巴氐领袖李特。
       而东晋初期有五股势力争夺最高权力,政治斗争激烈险恶!随着苏峻祖约之乱平定,东晋方才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晋室南渡与内乱:
      晋元帝司马睿原属于东海王越一党,镇下邳。当时江东少受中原战乱影响且财富充裕,但是吴人并不得志于晋室,所以有意光复吴国。吴姓世族中以义兴周氏及吴兴沈氏最盛,并为江东二豪,而吴郡朱、张、顾、陆四氏则居次。八王之乱后江南发生三次叛乱,由于起事者出身卑寒,未受世族支持。最后该事依序由义兴周氏的周玘所平定,史称三定江南。           
       307年八王之乱后,司马睿听从王导建议迁镇到建康。南迁后王导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政策稳定政权,他借由当地名士顾荣、贺偱为引,进而获得吴姓世族的拥护。而后大量北方世族及皇族衣冠南渡,在王导号召下共同支持司马睿,使得江南诸州次第归附,东晋得以偏安。
       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但是晋廷在稳定后大量引用侨姓世族(原北方世族),压抑了吴姓世族。周玘等吴姓世族不满,有意叛变,但事泄未果,周玘忧郁而死。其子周勰继之,意图叛变,但被其叔周札泄密而未果。而后晋室分化周、沈二氏,使其先后崩溃,并将亲晋的朱、张、顾、陆四氏递升。然而,由于侨姓世族持续侵犯江南经济并打压南方世族入仕朝廷,使得侨吴世族在政治及经济上的冲突仍在。加上世族对寒族歧视、与朝廷分庭抗礼;中央与方镇对立及野心家的崛起,使得东晋一朝始终动荡不安。
       因为北方外患威胁仍在,东晋朝廷赖世族及方镇的支持以稳定局势,这使得不少实力派世族意图叛变,夺取政权。当时晋元帝倚重王氏,任王导丞相、王敦专政军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王敦素来桀骜,有意控制朝廷,晋元帝为了抑制王氏权势,以刘隗、刁协、戴渊等人牵制,并防御京师。王敦万份怨恨,于322年发兵,攻陷建康。刁协等人被杀,史称王敦之乱。晋元帝备受恐惧,忧愤而死,太子绍继位,是为晋明帝。当时王敦欲篡位,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县),但于324年病危。晋明帝下令讨伐,平乱成功,由于王导未附逆,所以王氏仍受晋室重用。
       325年晋明帝去世,太子衔继立,是为晋成帝。由王导及外戚庾亮辅政。当时军事重镇分由陶侃镇守荆襄地区及由苏峻及祖约等镇守淮南地区。陶侃怀疑因为庾亮的干预而未能辅政,所以感到不满。庾亮为了提防陶侃,任温峤镇守武昌。由于苏峻及祖约对庾亮巩固中央的政策感到不满,所以于327年反叛。次年苏祖联军攻陷京师,胁持晋成帝,庾亮逃至寻阳(今江西九江市),史称苏峻之乱。此时陶侃观望,经温峤力劝之下决定讨伐苏峻。而后苏峻迎战阵亡,329年陶温联军收复京师,平乱成功。事后庾亮请罪,外调镇芜湖,朝廷由王导执政。334年陶侃去世,庾亮代之,仍遥控朝廷,与王导交恶。339年后王导与庾亮先后去世,由庾翼执政,掌握荆州军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9 08: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