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宫】雁塞秋·咏武则天、次韵张可久
“才人”踏上“昭仪”渡, 则天大圣春风路。 夕阳士族流云去,农田人口飞增处。 家家多畜禽,水水容鸥鹭。 丰碑无字骄皇墓。
附原玉: 断桥流水西林渡, 暗香疏影梅花路。 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 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 伤心和靖先生墓。 今日学习曲版各位老师佳作,深受教育。各位曲家高手,无论用韵还是依谱,都是我应该学习的典范!这其中,尤其是学习夏爱菊老师的【正宫 .雁塞秋】咏武则天、次韵张可久一曲,使我深受感动!此曲在写作特点上有四:其一,依谱用韵规范。夏老师次韵先贤,一字无差,足见作者用心良苦。其二,立意新。此曲是吟咏历史名人。在尺度上很难把握。可是作者在立意上,选取则天皇后的丰功伟绩为出发点,夕阳士族流云去,农田人口飞增处。家家多畜禽,水水容鸥鹭。多么和谐的一幅社会图鉴!其三,作者不做任何评论,只用一句丰碑无字骄皇墓。点明作者的正面歌颂立场。而此种立场,相较于原曲,又是高昂百倍!其四,删繁就简。作者在第一、二两句,一笔带过武则天的生世,完全跳出了稗官野史的范畴。据实而论,何用讳言?学习这首佳曲,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切忌因小瑕而贬低,依大功而剧赞的狭隘历史观。这不正是我们在这篇曲中所能感受到的唯物历史观么?
因本人才疏学浅,赏析不到之处,尚乞各位老师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