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筠 临江仙• 乡村四月天 四月鹃啼春晩,映山红染霞天。梧桐飘絮柳吹绵。栗花香万树,竹笋吐千鞭。 割麦农机争快,采茶阿妹贪欢。渔歌牧笛唱丰年。铁犁翻墨浪,新绿满禾田。 【评】四月的乡村,本身就是一首诗。作者着眼乡间景色特点,写得明丽,浓郁。上片着重写景,满山的映山红开了,像霞一样艳丽;梧桐花像紫色的云絮漂浮;这是“静”。竹在抽笋,柳正吹绵,莺在树间啼,这是“动”。动静结合,表现了盎然春意。暮春时节,一片生机,透出了作者喜悦的心情。下片写农事。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立体图画:田野里有收割麦子的机器轰鸣,割过麦子后耕地的“铁牛”奔忙;山坡上,采茶姑娘的笑声清脆,牧牛者柳笛悠扬;水塘碧湖上,渔歌起伏,波光闪闪。新农村新风貌跃然纸上。该词有三个特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上片写景,写景则由远及近;下片写事,写事则循声觅景;层次清楚。二是着色浓艳,极力渲染暮春田园景象,仿佛在展现一幅幅水彩画,轻快、明亮。田园生活的多彩多姿,田园风景的清新明丽,新时代农民快乐劳作的精神风貌,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三是用语洗练流畅,基调活泼。整首词,没有用典,没有僻字,浅显易懂,清秀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