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3-15 0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家刘一手老师有问“清香也朵朵呀?"我觉得问得好。朵,可作量词,如一朵;可作名词,如花朵。朵朵,很多花朵。这里可以用作名词。不过也容易让人误解成量词。诗词中一般有歧义的字词须谨慎。“朵朵"一词还可推敲斟酌的空间。我们在阅读古典诗词时也会遇到有歧义的字词。所以要收集作者有关写作背景,尽可能地去伪存真。有人说诗歌的歧义是一把双刃剑,我很赞同。它既可以让诗歌因多种不同的理解增加诗歌的丰富底蕴,也可能让诗歌因难以准确把握和理解(或者说令人捉摸不定)而削减诗歌的感染力和魅力,让人如坠云雾不知所云。其实,诗歌的歧义性究竟是好是坏,很难用简单的一句话来下定论,关键是分寸的把握,换言之,关键在于暗示意义显露的程度和方式。处理得好,诗歌的多种解读会令人感觉妙趣横生,处理不好则令人一片晕眩,弃之如敝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