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皖江轻舟 于 2019-3-12 11:12 编辑
许浑诗千首,首首不离水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许多独特的存在,他们都带有自己独特的标签,比如一提到无题诗就会想到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提到扬州就会想到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一提到登高就会想到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提到喝酒就会想到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与这些名震四海的大诗人相比,还有一位诗人,名声并没有这么大,但有一句写雨的绝唱,不只是流传千古的诗歌名句,而是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俗语,只要是下雨之前必定会被引用,这句诗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句诗许多人都听说过,而且还经常会在某个下雨之前的黄昏,对着即将到来的满天风雨,不自觉地念出来,但是却想不起来上一句,也想不起来是诗人的名字是谁。
其实,这句诗就是出自唐代诗人许浑之手,而关于许浑,诗词史上还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有趣的评价,叫做:“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许浑的名字里面带有三点水,恰恰写的诗也大多与水有关,而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所写的诗都离不开一个愁字。
许浑写过许多与水有关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一首《咸阳城东楼》,其实这首诗不止“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很美,全诗的境界和景色都非常能打动人。
咸阳城东楼
唐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的诗名虽然不大,但此诗的艺术成就却可以与一流诗人比肩,云、日、风、雨按时间顺序逐步递进,将山雨欲来的氛围一层层烘托出来,将山雨欲来的造势做到了极致,短短几句诗,就像将人带入了一副风雨前的大自然景色之中,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以风雨之景夹带出登高的惆怅、历史的感怀,情景交融、境界高远,意境疏朗、情感苍凉,堪称是唐人登高咏怀的最上乘之作。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古人喜好登高,登上高楼,就容易引发愁情,眼前的沙洲,让人想起了千里之外芦苇和杨柳遍布的江南家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溪边的乌云刚刚飘浮起来,夕阳就沉落到了楼阁的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都是呼啸的风声。两句诗歌,短短十四个字,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了一个云起日落、风起雨来的大自然景象的动态变化过程。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遍布着绿草的秦苑中,飞鸟在夕阳中落下,挂满了黄叶的汉宫中,只有秋蝉在其中鸣叫。汉宫秦苑,早已荒芜不堪,唯有飞鸟秋蝉不识兴衰,依然在其中鸣叫。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行人就不要过问当年的繁华旧事了,故国不在,只有那渭水在亘古不变地向东流去。一个“莫问”,欲言而又止,历史兴亡、朝代更替,满纸登临怀古之情尽在不言中。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被引用广泛,是因为其写大自然山雨欲来之前的形势非常传神,经常被用来比喻局势即将发生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诗境浅说》:七句因云起而日沉,为诗心所易到。下句善状骤雨欲来,风先雨至之景,可谓绝妙好辞。许浑写诗非常喜欢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意象,其他诗句如"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都是雨水有关,因此《桐江诗话》便给他取了一个所谓"许浑千首湿"的外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