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 作者:刘相法
赵一曼(1905-1936),四川宜宾人。1932年,受中央派遣,舍子奔赴东北。她组织工人罢工,建立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红衣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1935年冬天,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为获得东北抗日联军的情报,日军对她实施了吊烤、竹尖刺指甲、坐“老虎凳” 、把烧红的烙铁刺进她腿部的伤口等非人的折磨长达9个月。她英勇不屈,最后被日寇杀害。1936年8月2日写给儿子宁儿家书:“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
云泣山愁叹陆沉,仰天一啸壮怀襟。 奔冲烟雨呼民起,组织工农抗日侵。 魔狱虽凶难毁玉,肉身可碎不移心。 红衣白马后人继,血写家书读到今。
【评】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看赵一曼,无不为之感动、悲极而泣·······特别是看到她在敌人的酷刑折磨下,仍然凛然大义,英勇不屈,实乃一位真正的大英雄!“魔狱虽凶难毁玉,肉身可碎不移心。”,诗句准确地诠释了女英雄在非人酷刑下的坚强意志,特别是还给儿子宁儿家书:“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感人至深,真是可歌可泣,雄风一脉传承!该诗语言晓畅贴切,感情深挚曲折,读来感佩之至涤荡肝肠。格律精确,开和有力,有深刻感染力。
来源: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2019年一季度作业》黎路点评(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