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的概念 我们既然学习辞赋,首先要大体了解辞赋的形成至衰退的过程。 刘熙载在《艺概•赋概》中说:“赋从贝,欲其言有物也;从武,欲其言有序也。”。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片》。而在西汉初,辞与赋是两个概念,提出这种观点的是司马迁。他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的作品称为“赋”。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把“赋”名冠之于自己的作品。 2、赋的起源 赋的起源自古以来众说缤纷,没有一个定论。我们是学习辞赋写作,所以只作一个大概的了解,对它的来源初步认识即可。 1)来自《诗经》之说 我们翻开《汉书•艺文志》,对赋这一条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是说它的源头是来自《诗经》。 2)来自汉散文之说 《战国策》中所记载的游说之辞,往往在人物对话中进行铺陈渲染,带有辩丽横肆的特点。 3)来自楚辞之说 它的来源是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继承《楚辞》形式上的一些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又吸收了战国纵横家铺张的手法,内容上着力“体物”,同时也注意到“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