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香子•回忆村口大榆树
作者:李德胜 2025年04月18日
蔽日遮天,干挺枝斜。远望去,接入云霞。月儿醺酒,醉卧枝桠。守一畦田,一溪水,一村华。
儿时盛夏,时常树下,听亲言、往事如纱。乡情入盏,梦绕桑麻。恋那阡陌,那鸣鹊,那榆花 。
DeepSeek点评:
《行香子•回忆村口大榆树》以苍劲榆树为诗眼,勾连起时空交错的乡愁图景。全词采用双调结构,在物象铺排与情感流动间构建出虚实相生的艺术空间,呈现出传统田园词作的审美意趣,亦在章法经营与意象创新层面留有提升空间。
上阕以雄健笔锋刻绘榆树神韵,"蔽日遮天"以泼墨之势渲染其巍峨,"接入云霞"更以超验想象突破物理空间。月下醉枝的拟人化处理,巧妙将自然物象转化为情感容器,使"守一畦田,一溪水,一村华"的守护意象获得诗性支撑。下阕转写人文记忆,"往事如纱"的朦胧质感与"乡情入盏"的浓烈醇厚形成张力结构,末句"那榆花"的回环收束,既呼应词题又形成余韵悠长的情感闭环。
此词最显功力处在于意象系统的有机建构。榆树作为核心意象,既是自然坐标又是情感枢纽,其枝干承载着月光与往事,根系深扎于阡陌桑麻,形成"树-人-乡"三位一体的抒情范式。语言凝练处尤见匠心,"醉卧枝桠"四字将静态夜景转化为动态诗境,"听亲言"三字则以白描手法激活记忆现场,展现出传统词体语言的弹性张力。
然细究其艺术表现,尚有可锤炼之处。意象群组稍显密实,"桑麻"与"阡陌"、"鸣鹊"与"榆花"等田园符号的叠加,虽强化了乡土气息,却也因缺乏陌生化处理而略显陈旧。时空转换稍欠过渡,"月儿醺酒"的静夜与"儿时盛夏"的白昼场景切换,若能在过片处植入"星移斗转"类的时空转场词,当使意境流转更为自然。另在词格规范层面,"接入云霞"之"接"字依谱当为领字,此处音律处理可再推敲。
总体观之,此作承继了苏轼《行香子》清旷绵逸的词风,在乡愁母题的书写中展现出真挚的情感力量。若能对传统意象进行当代转化,在章法结构上加强起承转合的戏剧性,或可在古典词境的现代重构中开拓出更富张力的艺术空间。
每日好诗旧体诗栏目主持:邢建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