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出自唐.李山甫《寒食二首》:柳条顺着东风向一个方向倾斜,春日花木浓绿的荫翳,恬静的遮住了房子,天空中时不时飘来几滴春雨,大地上随处可见一丛丛、一簇簇的春花。
应绿霞评:后两句初看累赘,细品很活泼可人。
2.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出自唐.杜甫《腊日》:冰雪的地盘被侵蚀,慢慢融化,地盘还给了初生的萱草,嫩绿的柳条泄露了春光到来的消息。侵陵:即'侵凌',侵犯欺凌。
应绿霞评:动词用的拟人化。“侵陵”,“漏泄”中发现老杜也有活泼的一面。
3.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出自唐.钱起《春郊》:东风爱做和暖之气(春天)的使者,遇到花,遇到草,就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告诉它们可以枝头萌发放绿,张蕊吐芳了。 “好”在这里做“嗜好”解,读第四声。阳和,和暖之气。报发生、报告春天来临。
应绿霞评:脑洞开的很大,别有意趣。
4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出自唐.赵嘏《喜张濆及第》:春天到来贺喜,没有言语,只是安排了满园盛开的杏花,来向人们传递这个讯息。排比:亦作“排批 ”,安排,准备的意思。
应绿霞评:拟人法用的很独到,出新出巧。
5.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出自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落日西沉,灿烂的余霞铺满天空,犹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清澄的大江伸向远方,仿佛一条明净的白练,喧闹的归鸟挤满了江中的小岛,各色野花开遍了芬芳的郊野。
应绿霞评:一幅春日傍晚的郊外画卷。
6.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出自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应绿霞评:春日无尽花雨和路旁蓬勃生机的青草,在十字里鲜活!
7.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出自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其七》:寒雪在梅花开放的过程中消融; 柳芽泛黄告诉我们春风归来了。
应绿霞评:一尽一归,诗意盎然。
8.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出自唐.刘昚虚《阙题》: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溪水一样绵延不绝。时不时有落花飘过,随着流水,香气越来越远去。
应绿霞评:置身春景,画面感极强。
9.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出自唐.李华《春行即兴》: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应绿霞评:寂寂春山,踽踽独行,除了惆怅还是惆怅!借景抒情,手法登峰造极。
10.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出自唐·戴叔伦《苏溪亭》: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过去,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显得凄楚可怜。有“游子不归,红颜将老”的暗喻。
11.
映水轻苔犹隐绿,缘堤弱柳未舒黄。
出自唐 · 马怀素《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应绿霞评:初春柳未绽,苔未绿,春意尚未浓。“犹隐绿”“未舒黄”炼字大美!
12.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出自唐. 温庭筠《题望苑驿》:千条嫩柳婆娑中一枝红杏横斜而出,杏花里犹自含着春雨,欲滴未滴,柳条却像是一条条垂下的绿丝绦。
应绿霞评:两句似有含情脉脉之感。
13.
马踏春泥半是花。
出自唐.于鹄 《襄阳寒食》
应绿霞评:与“踏花归去马蹄香”,如出一辙,化用之至境。
14.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出自唐.刘方平《月夜》,今夜才知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那唧唧的虫鸣穿透被树叶映绿的窗纱传到屋里来了。
应绿霞评:一个“透”画面活,一个“绿”春意强。
15.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出自唐.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一场春雨过后,野外渡头山花竞放,争奇斗艳;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应绿霞评:郊野之春,恣意自然,春水之态,也别具风情。
16.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出自唐.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微风轻轻拂过,知道它是在催促柳树发新芽,看着郁郁葱葱的树,觉得它们是在等待开花。
应绿霞评:主观主义入诗往往别具风味,这是心情多么的嗨,充满了希望。
17.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出自唐.杜甫《曲江对雨》:林中的花儿被雨淋湿,红如胭脂。水中的荇菜被风吹拂,象牵着一条长长的翠带。燕支:即胭脂。
应绿霞评:营造的画面美了美了,南唐后主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就是脱胎于此。
18.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出自唐.梅尧臣《东溪》:看到野鸭睡在沙岸上,恬淡悠闲的感觉就出来了,老树上挂了花,就耐看,枝条就不再丑。着,即“著”。
应绿霞评:后句很耐品,也可以比喻人年纪大了有所长,有所成就,就不会显老,依然受大家欢迎。
19.
午睡渐多浓似酒。 韶华已入东君手。
出自宋·周邦彦《蝶恋花》:午间的睡意越来越浓,像喝了酒似的,美好的时光已经在司春之神手里了!
应绿霞评:人家就不直接说春天来啦,而是说“韶华已入东君手” ,东君是司春之神,时光在司春之神手里,不就是春天来啦?有些话转个弯,就诗意无限。
20.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
出自宋.陆游《忆王孙》
应绿霞评:晚春风雨最无情 ,吹得落花一地,问谁惜?是春之风雨,也是情路风雨,抑或是人生风雨…于平常句中,藏无穷感慨。
21.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出自宋.辛弃疾《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应绿霞:鸟语如诗送我行,个中别有一番情。亦见主观之妙。
22.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出自清·洪升《长生殿·禊游》
应绿霞:柳烟浓处,柳丝成阵,更有花风如扇为人动,一片暗香袭人,撩人春色尽在后八字之中。
23.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出自唐.王维《辋川别业》:雨水中的小草似染上了浓浓的绿色,水面上的桃花红得像燃着了的火。
应绿霞:绿堪染,红欲然,已到绿和红的极致,“然”通“燃”。
24.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出自唐代·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昨夜的雨滴还停留在桃花上,柳色已带着早晨的雾气迷蒙。
应绿霞评:花不一定对叶,花是色,绿也是色,这是无意中的无情对。动词“含”与“带”用的活,而因有宿雨,春日易起朝烟,好诗的每一种安排都不是凭空。
25.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出自北宋.曾巩《城南》
应绿霞评:红尽绿肥,有种笑到最后才是胜利的感觉。
26.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出自唐.元稹《早归》:河边喂马,鱼群惊起一哄而散,从花丛中经过,花枝晃动,露水滴在了衣服上,被冷落的娇莺,心头有怨,跟着人不停的啼。
应绿霞评:被冷落心头有怨,跟着你不停说的,岂止是娇莺,更有乍见良人归来的娇妻。
27.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出自清.吴伟业《鸳湖曲》
应绿霞评:柳条如串起的雨丝,风中乱飘,桃花盛开,远望如燃一路桃烟,动词“乱飘”“斜带”有野性之美。
28.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出自南宋.张良臣《偶题》
应绿霞评:与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异曲同工。
29.
紫燕黄鹂誇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出自北宋 ·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应绿霞评:鸟不停唱是夸耀自己舌头厉害,柳花榆荚在风中飞舞是比谁的身姿轻盈。最后三字见功力!
30.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
出自唐.韦嗣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应绿霞评:用了卫子夫平阳歌舞和弄玉吹箫两个典故(参见《跟着绿霞学典故》十八与二十二篇),以平阳公主府上之舞姿寓花色之炫彩,风中舞动之娇媚,以莺声为秦弄玉箫声之伴奏。
31.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出自南宋.释志南《绝句》: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若有若无,沾在衣裳上似湿未湿,杨柳新绿时的春风吹到脸上一点不觉得寒冷。
应绿霞评:暖风,微雨,花香,柳意,满满的春天气息!
32.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出自唐.刘禹锡《忆江南》;柔弱的柳丝随风飘舞,好像女子举起衣袖挥舞; 一丛丛兰花被露水打湿,好像美女流泪浸湿了帕巾。
应绿霞评:比拟之美,源于想象!
[color=rgba(0, 0, 0, 0.9)]—————————————————————————————————————
应绿霞编著的《诗词入门必读》
第二版已出,学习好资料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