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济〔五代〕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仁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译文
新月弯弯如眉,没有圆的意思。不忍看红豆,满眼都是相思泪。
整天劈核桃,那人儿像桃仁嵌在桃壳中一样嵌在我心中。两朵隔墙相望的花,早晚会结成连理枝。
注释
生查子(zhā zǐ):词牌名。新月:月初的月亮。团圞(luán):团圆。红豆:又名相思豆。
劈:剖开。桃穰(ráng):桃核。仁:桃仁。这里“仁”与“人”谐音,意思双关。连理:不同根的草木,它们的枝干连成为一体,古人喻夫妇为“连理枝”。
赏析
上阕以“传情入景”之笔,抒发男女间的相思之苦。一弯新月,数枝红豆,词人撷取传统的寄寓人间悲欢离合、别离思念之情的两种意象,表达出对爱人的无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切缺憾。
下阕顺延,但情感表达有着微妙的差异。如果说上阕写相思还只是借助于意象的寄托,情感附着还比较虚幻,那么下阕的情感就相对地落到了实处,词中流露着的、是充满希冀的向上的基凋。“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一语双关,寄托着主人公对心上人丝丝缕缕的情爱和日复一日的期盼。“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更表明对爱情的充满信心,分别是暂时的,出双入对是迟早的。
创作背景
五代后期,词人遭战乱流落到蜀国,为了表达对纯朴爱情的热切追求,借新月、红豆等物写下了此词。
作者简介
牛希济,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