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查看: 295|回复: 12

炼字、炼句

[复制链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3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13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炼字
诗的语言要清新自然,真切有趣,做到点石成金。一首绝句少则20字,多也不过就28字,故下字之稳当与否?关系作品好坏至钜。刘勰之【文心雕龙】炼字篇云:“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苏东坡亦尝云:“诗赋以一字见工拙”。皇甫汸亦云:“语欲妥贴,故字必推敲。盖一字之瑕,足以为玷;片语之累,并弃其余。此刘勰所谓‘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也”。在阐言炼字之重要。大抵诗文于草创之后,仍须不断之修饰润色,反覆求工,方能成为佳作。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3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袁子才之【遣兴诗】云: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犹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3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此可证明纵是文坛老手,亦不能废弃练字之过程。务待精心改定,方肯公开发表。元 刘秉忠作【读遗山诗】云:

青云高兴入冥搜,一字非工未肯休。
直待雪销冰泮后,百川春水自东流。

即是描述元遗山吟诗炼字之情景,道出其锲而不舍之精神,及有所得后之会心况味。其中甘苦,乃一切创作者必经之历程。吟诗作文,于此一关,殊无捷径可寻,必须勤加修习,方克竟其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3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刘餗之【隋唐嘉话】曾云:“贾岛初赴京师,一日于马上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初欲作‘推’字,复欲作‘敲’字,吟之未定,不觉冲尹。时韩吏部权京尹,左右拥至前,岛具告所以。韩立马良久曰:‘作敲字佳矣’,遂定交”。后之谓斟酌字句曰推敲,盖衍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3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炼句
锤炼句子,使句子达到诗境的理想要求,能充分地满足读者的艺术渴望。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3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可见,炼句炼字的重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3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词的活用

一般来说,汉字的词性是比较固定的,但在诗中,词性是可以改变的,这叫活用,而且活用的词往往能够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① 名词作动词用,如:刘禹锡的《七绝•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雨”字就是作动词用了。

② 名词作形容词用,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春”字,是形容“茂盛”的意思;如李嘉祐的“孤云独鹤千山暮,万井千山海色秋”,这里的“暮”字形容“暗淡”,“秋”则形容“萧肃”。这都是名词被活用成形容词。

③ 形容词作名词用,如白居易的“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这个“红”字指的是“红花”,“素”字是指素丝;如“万紫千红春满园”,“紫”与“红”都是指花,作名词用了。

④ 形容词作动词用,这是诗中经常出现的活用。如王维“客舍青青柳色新”,这里的“新”是作“变新”用;如陆游“两鬓向人无再青”的“青”字是“变青”的意思;如苏轼“晓雨暗人日”的“暗”字是“使其暗”;如祖咏“林表明霁色”的“明”字是“变得明亮”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03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语言应注意时代特征

诗也罢,文也罢,都应有时代特征,反映当下,才会有生命力。古往今来,不同时代都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唐诗与宋诗不同,明清诗又与唐宋诗不同。它们都有自身的时代特征。

现在很多人学习古诗,只喜欢用古人的语言,仿佛活在古人的世界里,这不足取。像烛影呀、西窗呀、青灯呀等之类的语言,貌似我们都穿越到唐宋时代去了。以后大家都要注意了,除非有特别含义,一般来说,这类语言已经不能被我们所用了。
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没有这些东西了。建议还是要用贴近现实的有时代感的语言,当然需要锤炼,毛泽东主席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诗词基本都是其生活及所思所想的写照,具有现实感、时代感,他的用词中有很多新的词汇,如“汽笛一声肠已断”、“喇叭声咽”、“弹洞村前壁”、“曙光初照演兵场”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2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41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16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周末愉快!

点评

问好赋友,周一快乐  发表于 2019-11-18 11:30
问好总版先生,周六快乐  发表于 2019-11-16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2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41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16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周末愉快!

点评

问好总版先生,周六快乐  发表于 2019-11-16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8 16: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